她一口气写下近5000字的心得感悟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10月20日六实早共修结束,我习惯性打开音频,聆听先生《道德经》分享,当听到先生说第七轮《道德经》网络共修即将结束时,心中涌现的是酸楚,眼中不觉热泪盈眶。当天,我上吐下泻,恨不得将体内所有垃圾排空,这在我的记忆中绝无仅有,这应该是这一轮《道德经》共修的伟力,让我和过去划一分水岭。过去已过,勿念。珍惜当下全新的自己!更神奇的是,下午到书院立志班接儿子,冯烨老师和徐艳菊老师看出了我的不适,两人异口同声说:“喝太极米浆粥了吗?”回家煮上哥哥“十一”期间特地从东北带来的大米。一锅太极米浆粥进胃,第二天一切正常,身体轻盈,头脑清晰。
就像12组刘伟老师在10月20日的实证感悟所写:“岁月以相同的方式经过每一个人,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经过了岁月。”12组固定组长侯瑞华老师点评到:多好的句子啊,给我们警醒,自己该以怎样的方式经过岁月,才能不负韶华?是啊,81天我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的复盘让我明晰:我与《道德经》的缘分经历了从眼瞎耳聋头晕,到眼亮心亮这么一个成长过程。感恩书院,感恩先生。
第一阶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目盲耳聋状态
我虽中文专业,但求学阶段不知道知识和能量的区别,只闻《道德经》其名,视野在图书馆一排排的书籍中从来没有聚焦和停留其上,更没有福报拿起它、打开它。当我的身份变成一名母亲,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有一次听闻女儿同学的家长说《道德经》是一本奇书,可以让孩子诵读。她还把打印资料送给了我。我带着女儿读了两天便被其中不得其解的语句吓跑,于是丧失了汲取老子智慧和生命成长的第一次机缘。
第二阶段:遇见——迷糊状态
当我成为二胎母亲,命运的时钟指向46,我的生命之泉在干涸,这时上天送了一个大礼,我以痛不欲生的生命状态打开这本奇书。正如《问道心得》所说:“打开生命的众妙之门,世界只有两种存在,要么是用痛苦来帮助我们拓展生命的维度,要么是用幸福来滋养我们,让我们有愿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当我走进书院,加入国学班,进入六实共修队伍,因为需要每天诵读《道德经》,我开始从抄写《道德经》的单一频道变成诵读和抄写双频共振。在俗世浸染的太久已经不会大声读书了,因为心有顾忌,所以刚开始诵读《道德经》的时候觉得张不开嘴,打不来喉咙,气虚,没底气。在书院,因为是一群人在做“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这一事业,自己不会感到孤独,时间久了,坚持的力量显现。每天1-2遍的大声诵读,我提高了肺活量,有了精气神。
我在五月的每月一信中也记下当时的感受:5月17日六实3组共修我曾写到:越读《道德经》,尤其是线上分享《道德经》读后所得,更加认识到自己认知和慧根不够。现在是可以顺畅读《道德经》,其中一些语句和当下发生相契合的话,心里会有敞快的感觉,会有过电后清醒的感觉,会有自我原谅的情绪在其中。最近更多参加书院的活动,参加六实共修,阅读书院公众号文章,有了同修力量加持,发现自己当下心态更加静定,步伐更加笃定。但是说真的,读《道德经》更多的是一种恍惚的状态,有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的是没有感受,我把她归为在我的生命中还没有发生,我自己对此没有觉醒。如果没有共修,我只是走马观花,越读越迷惑,只能翻看各种资料、联系自己生活阅历去理解。共修的意义在于辨析后明晰,进而更好地在生活中修行。
6月10日,2024级国学班开学典礼,向东老师为每位24级国学班弟子赠送了一幅《道德经》软笔书法。在书院明道堂我求的是《道德经》第48章:为道日损。在神圣的场域求的就是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看着向东老师意味深长的眼神,我知道这幅字找到有缘人了,她挂在我办公桌前,一抬头就能看到,时时警醒我!这一章说的就是我,求学阶段太长,在尘世心堵,就逃到学校以为可以解决问题,但依旧过不好生活,为什么?没有能量,没有智慧,没有重视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减法人生,不知道“重积德,则无不克”,不知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三阶段:看见——心亮阶段
7月1日,我参加书院第三轮六实共修,在12组。8月1日,我参加书院第七轮《道德经》网络共修。听先生解读《道德经》,真的是掀开了蒙在眼前的窗户纸,不仅是眼亮了,更是心亮了。加之听师母诵读相对应的《问道心得》,一早一晚,一阴一阳,有理论有实践,既武装了头脑,又给予了方法,滋养而富足。
从7月1日,我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等到8月1日的时候,我已经适应了六实的作息,每天我4点40分左右起来,稍作清醒开启静坐、唱歌,做完养生舞;6点我准备孩子的早饭;6点半送老大回到家,开始收听先生《道德经》师母《问道心得》分享;这个时间段我边听音频分享,边收拾家务,随缘听到直击内心的话语;7点音频结束,开启叫醒老二,然后吃饭上学上班的节奏。走出家门,我不仅头脑清醒,步伐稳健,而且已经从静坐、唱歌、养生舞,《道德经》解读,《问道心得》诵读中拿到能量,祛除了身体的淤堵。从4点半到7点半,我见证东方的天际从漆黑到黎明再到阳光普照,如同人生经历一般。
第四阶段:实践——成长阶段
我听先生的《道德经》解读以及师母《问道心得》诵读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带任何目的性,只有在小组共修需要分享时才再次链接,联系自己当下实际,随着心流写下文字。
9月29日小组共修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我曾经写到:生活在俗世,我是常见这四字成语,但是其真正意义不得其解,主要是也没有想求其解的那份心。进入六实共修就不一样了,有一份定力在其中,想归于大道,走在正道上,于是有了探究之心。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小小的水滴能汇成江河湖泊海洋,因为水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争,处下,柔弱,谦卑。有时候往后就是向前,退一步海阔天空。表面是吃亏,但从长远看是积累福报。水是最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正因为不求回报,付出的最终全部回归自身。正所谓求之不可得,不求可自得的大智慧。
《问道心得》第二条。人生最大的本钱是有能力帮助他人。以前我是个自私的人,总自以为是地认为办公室里自己的任务最重,时不时有小情绪,脸上能看出喜怒哀乐。在家里认为自己是功臣,吃喝拉撒都靠自己,累了就发脾气,弄得鸡犬不宁。能量很低,处理不完的麻烦事,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做义工,无我利他的付出,想都不要想。
众缘和合,我走进书院。一段时间的浸泡,感觉自己身上的俗气慢慢脱去,心空逐渐被照亮。让自己成为爱,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无我利他,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爱,是最强大的宇宙能量,能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智慧与能量。最好的正能量,就是活在爱的维度与频率中,自觉运用爱的智慧与能量,全心全意进行爱的创造,让自己成为爱本身,成为爱的气场,如同太阳一样,随时随地给人温暖,给人光明!我在付出中拿到的能量足以支撑自己有智慧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所有考题,做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和谐。
身心和谐方面,目前我度过了六实的瓶颈期,不再为分数而做六实,因为我已经从中拿到切实的好处。早共修拳操舞让身体柔软,早晨清醒,内心喜悦,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读经如同读自己,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问道心得》更是解决红尘繁琐事的密码钥匙。静坐收心养心养肝明目,一呼一吸中全身通畅。实修复盘让自己在日历上留痕,我这天没空转。
家庭和谐,表现在夫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随之改善。目前我和爱人有分工有合作,大事小事有商有量,孩子的安全感提升。女儿在父亲的陪伴中成长迅速,会骄傲地以父亲为荣。这在进入书院前简直不敢相信我家还会有这么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时刻。所以,先生说:“我好了,一切都好了。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的千变万化,不过是自己内在意识的呈现。我们要对外境中发生的一切负起百分百的责任,同时不必费力去改变他人与环境,只需要精神内返,合一中正,一心一意在内观上下功夫。
事业和谐,表现在能真诚地接受同事的批评,进而执行改正。我现在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扫卫生,换水,购买水果和糕点,809办公室里正能量满满,自己也是受益者。我从老家带来的野生鸭蛋,老家亲戚送的玉米,度假回来带来另一方水土风俗,轻松的办公室气场利于身心健康。
在书院,最近感触最深的幸福来自幼儿养性3班。暑假我当主班,有了更多的责任链接教师团队,链接46位小弟及家人。虽然刚开始会慌乱,会出错,但在成长过程中,我不仅收到团队的支持,还收到小弟子和家长的爱心反馈。目前我开始走进家长,以开放包容的心进行链接,双向奔赴,一切都为了孩子。作为一年级小弟子家长,我秉承爱的发心,走入小弟子的人生旅程,希望有这么一点火种,给予他们力量。我认为这是一种幸福,我也是有用之人,我把自己所学所知所感不保留与家长沟通,共情,这种同频我能感受到。我们的教学团队在复盘中给出真诚的提醒和建议,都在完善我无知的领域。我带着感恩之心接受,扫除小我,成为大我,最终追求走在无我境界。多做多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在担当中成长,享受爱的暖阳!
在共修过程中,我的觉知能力在增强。如果哪一天我情绪发生波动,感觉到烦躁了、工作压力大了、感觉不顺了,甚至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的时候,我会警醒,按照先生说的反求诸己的方法,把内心所有担心的事情全部列出来,然后逐一分析最坏的情况。如果最坏的情况要发生了,那我还可以做什么?想清楚后,写下来,写下来就不要再管了,逐渐放下,放空。如果还再担心,就再来一遍。写完之后,我的内心会轻松很多很多,好像有了寄托。过一段时间,我再去看看当时的担心,有的往好处转变,有的现在看已经不是事了。就象先生说的,回归到内心,看清欲望,看清真相,通过观察自己而达到自然而然的改变。其实,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卡点,每次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办法打通卡点,生命将飞升到更高层级、连结到宇宙更高的力量。
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切都在感恩二字!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所有的遇见,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2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启蒙班主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