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之后就是新生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无常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谈笑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
第一次听《醒来》这首歌还是一年前加入“六实”后,第一次早共修时。当时就觉得这首歌特别好听,歌词写得也很美。在以后的共修中也不断地聆听着。今天在《七碗茶》清理课上,再次听到这首歌,那种能量在身体里的碰撞,让我感觉到宇宙之大与大道的永恒。我真的无法用语言去描述那种感动、感激、感恩……
先生常说我们要“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总是立德、总是清理”,其中“清理”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像《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的,空无的房子才能住人,我们的内心也需要清理。如果每天不知不觉地被抱怨、妒忌、不甘等负面情绪侵蚀,内心充满了负能量,就没有空间再去放入包容、欢喜、感恩等正能量了。
这次子衿学堂的清理课采用“七碗茶”的形式。因为“茶叶”本身自带灵气。茶语云:“我本野木,生于高山峻岭,长于荒郊野外,食日月,饮雨露,与清风戏,与花鸟伴。得人间圣人慧眼识木,取我菁叶,以服众生,从此与人结缘。圣人者,怀济世利民之心,与之相处,耳熏目染,我亦灵智大开。灵性既生,我性亦变。与其他花草树不同,她们依性生长,终身不变。而我与圣者,心意相通,其性亦随人情起伏变化,或苦或甘,或解乏或安神……逐一不等”。多么美好!在恩师汉风先生的引领下,在师母刘思苇老师和子慕老师两位大德老师能量加持下,整个过程,我的心慢慢地打开,放下,感恩……
当清理与父母的问题时,我没有像上次清理那样,对父母有太多的愧疚和抱歉。因为我和父母的关系还算和睦,从小到大,因为一些事情,自己也曾顶撞过父母,但这些年更能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不容易。进入书院之后,更明白父母是我们的根,对父母要“孝敬和孝顺”。所以我每天都会跟父亲或母亲视频聊天,节假日也会带着孩子回家,与父母连根。所以这次清理我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感恩和祝福。感恩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之恩。祝愿父母身体健康,能早日进入书院的福德班,完成生命的觉醒,找到人生的真谛。祝愿他们能过上“长寿、康宁、富贵、好德、善终”的五福人生。
当清理与自己的问题时,我眼前的自己是“怒目可憎”的。我知道,这是我批评孩子时的表情,心里充满了愧疚。也看到了生活中委屈哭泣的自己、生气埋怨的自己、为家人辛勤付出的自己……就像茶仙子卢仝《七碗茶》所说“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七碗茶喝完,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先生让我们拥抱下自己,告诉自己辛苦了。我当时双手交叉拥抱自己,心里充满了感激,就像祈祷文里说的“我是自然中所有奇迹里最大的奇迹——我要展现自己无限的爱与创造力;我要让生命成为‘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和谐社会’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我值得接受来自祖先与父母的祝福;我值得接受上天对我健康、学习、事业、关系等方面的祝福;我值得享受人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平安富足。”我知道,此刻的我又新生了。
一天的课程就在感激、感动、感恩中结束了。早晨从家到书院的路上下着小雨,傍晚从书院回家的路上依然下着小雨。同样的雨,同样的路,同样的我,不一样的是此刻的心情,此刻比早上来时多了更多的平静、祥和、法喜充满,让我有了更多的正能量去面对生活。也更加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子慕老师,给予我们无限的爱和包容,助我们成长。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书院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公益启蒙班教师、子衿学堂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