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堂家庭教育课堂堂精彩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活动 |
2024年11月23日,又逢星期六,全国十佳国学书院彭城书院的家长学堂如期举行。时值小雪节气的翌日,初冬的暖阳冉冉升起,阳光普照,唤醒这座古老而又活力四射的城市。近500位家长与孩子沐浴着晨光走进书院,在身穿印有“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红色马甲的义工老师们的引领下,家长和孩子分别走进各自的教室,静场、主持、行礼、上课……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书院这个大家庭里,温暖与爱无处不在。
今天的家长学堂,教务中心安排了书院三位资深骨干义工老师给家长们做家庭教育的智慧分享。上午8点,家长们有序落座,偌大的明德礼堂中座无虚席。大家以饱满的热情齐声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唱祖国,例行上课礼,接着全体恭诵中华经典。家长们端身正意、正心诚意地与对面教室里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八点二十分,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彭城书院骨干义工教师、书院教务中心负责人史一然老师,在热烈的掌声中迈着轻盈的步伐登上讲台,为家长们带来名为《学用道德经,做明智父母》的专题讲座。
史老师首先引领大家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内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她接着从四个方面为家长们详细阐释如何从这一章经文中汲取智慧,做明智父母。史老师从九型人格图引导家长们了解自己,看见自己,提升自己,再到了解孩子。她说:“我们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也允许孩子做他自己。”接着引导家长如何理解“胜人”?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她给出了成长四步骤:觉察、接纳、练习、支持。她说,我们只有通过提升自我的认知、智慧、德行,尊重和理解孩子,维护其自尊心,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讲座最后,史老师祝愿每位家长都能从中华经典《道德经》中汲取到智慧与能量,提升认知,创造幸福人生。
上午10点是幼儿养性阶段的孩子们家长的课堂。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相对较小,基本上都是学龄前儿童,教务中心安排了书院资深骨干义工、明德早教负责人李雪英老师,为家长们分享。李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启动孩子的生命内驱力》。李老师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他自身的特色,而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回归教育的根本,回到教育的根源,才能真正的做好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生命教育,是用自己生命之光去照亮他人的生命,唤醒人人都有的美善心性和成长动力。这需要使命和愿力。育儿的路上,更需要陪伴的是一场精神的旅行。
李老师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引领家长们如何做好生命的教育:首先从建立伟大无私美好的梦想开始,引导孩子人生要立大目标,生活要有大境界,做学问要下大功夫;引导家长认识到为他人着想是天下第一等学问,只有修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李老师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大家:作为能坚持带孩子来书院及明德早教读经典的家长,大家应该感到欣慰和自豪。她倡议家长们感召身边更多适龄的孩子来到书院诵读中华经典,接受圣贤教育。
下午2点是少年养志班的课程。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相对大一些,都是小学阶高年级的阶段,有很多已经是初中生了。他们仍然留恋着书院这个圣贤文化的道场,珍惜来读圣贤经典的机会。曹桂莲老师从三个方面给家长们做了分享:首先提到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的和谐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关键。其次是注重家风建设,曹老师建议大家先要做好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归其位,司其职。如何引领孩子成长,曹老师也给出三点建议:1、立大志,重积德;2、能吃亏,擅改错;3、发挥特长,抱一精进。
三位老师的分享都太有价值了,他们给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采取的不同教育方法,同时也强调了家庭教育万法归一的特征: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们收获满满,意犹未尽。感恩天地万物,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图文/彭城书院启蒙班新闻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