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家长学堂引领家长们如何做自在父母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活动 |

2024年10月19日,又到了星期六,全国十佳国学书院彭城书院如期举行家长学堂。今日天高云淡,秋意甚浓,近500位家长与孩子一同走进书院。来到书院,在身穿印有“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红色马甲的义工老师们的引领下,家长和孩子分别走进各自的教室,静场、主持、行礼、上课…….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书院这个大家庭里,空气中仿佛也洋溢着温暖与关爱。
上午8点,家长们在义工老师的引领下有序进入明德礼堂,座无虚席。大家齐声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唱祖国,例行上课礼,接着全体恭诵中华经典《道德经》。人到中年的家长们在朗朗书声中,仿佛重回学生时代,静心诚意地与对面教室里的孩子们一同学习、携手成长。八点二十分,彭城书院资深骨干义工、书院教务中心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史一然老师,在热烈的掌声中款款走上讲台,为家长们带来题为《学用<道德经>,做自在父母》的专题讲座。
一然老师以金字塔提出常见的4类家长,金字塔底的是“愿意为孩子投入金钱的”家长;上一层是“愿意为孩子投入时间的”家长;再上一层是“愿意为孩子学习的”家长;最顶尖的是“愿意为孩子改变的”家长。正如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常讲的“问题层出不穷时,要反观自己”。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照见到最真实的自己。所以与其消耗自己去试图改变孩子,不如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先生常说“总想改变别人的人是魔鬼,一直改变自己的人是天使”。但改变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之又难。我们每个人身上兼具天性、秉性与习性。秉性与习性是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而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鸡蛋从外部打开是食物,从内部打开是生命。作为父母,唯有抱持生命成长之活力,不断地学习,在生活中历事炼心、修养玄德、提升智慧,做好自己,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春风化雨之育儿境界。
接着,一然老师抛出一个思考题:如果孩子是树苗,父母是什么?土壤?园丁?大树?三个答案,每个答案都有很多家长认同。一然老师公布最终答案:全选。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孩子温厚的土壤,给与其力量;做孩子有道的园丁,守护其成长;做孩子仰望的大树,树立其榜样。一然老师引用《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愿每位家长都能从《道德经》中汲取到智慧与能量,提升认知,做自在父母,过幸福人生!
热情洋溢、能量满满的课程已然结束,但家长们听得若有所思,意犹未尽。两位家长在课后为大家分享在育儿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自己如何面对问题,化解问题的心路历程,也为其他家长们提供了切实有用的参考。愿每位家长都能在生活中历事练心、增能长慧,做自在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感恩天地神明,感恩祖宗圣贤,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图文/启蒙班新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