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历事炼心我在路上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2024年9月25日的打卡日志我是这样写的:最近对先生说的“历事炼心”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体悟,明白了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修心的媒介,做事的终极价值在于提升心性,点亮心灯。也理解了一点点先生说的“用平常心应对无常事。”本来我还以为自己挺淡定的,现在才发现那运原来麻木,而非修出了一颗颗如如不动的心。
九月是能量月,新学期开学后书院各项活动正常启动,我在编辑组的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多。9月21到22日这个周末,书院的活动一个接一个,除了公益启蒙班、家长学堂、国学班、古琴班与子衿学堂的正常课程,又迎来了秋分节气茶会,以及蜜友学堂的连根养根游学之旅。按照新闻中心的日常工作安排,每场重要活动书院公众号都会发布报道。编辑组老师们发来的新闻稿和图片,我需要整理、修改,然后存于草稿箱里,供总编最后审核后再转发公众号。
那一天,我看到邮箱里有5场活动的图片需要整理,再加上福德班五周年的线上图文展览还没有着落,心里顿时升起了焦燥的情绪。进入编辑组以来,我很少在一两天之内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就担心自己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影响按时发布。好在这个时候,我马上想到了先生平时的教诲:“焦躁、担心、起情绪,都是负能量,不但那于事无补,还会消耗自己。”我就即刻止损,而去觉知,内省,调整,提醒自己先静下来想想如何提高效率尽快完成任务。两天之后,我平心静气的完成了这些活动的图文整理,那时候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那几天睡觉做梦的内容都是如何整理好这些图文,因为我知道书院的每一篇报道的宗旨都是向社会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福德班5年的历程见证了几百位长辈们的生命蜕变,同时也代表了书院的成长。为了甄选出最有意义的图片,我查找了五年来书院微博和公众号上关于福德班活动的所有报道。通过浏览这些报道我获得了满满的正能量,慢慢有了整理思路。当我终于完成“岁月留痕——图遇福德班线上展览”的三辑全部图文,并受到先生的点赞时,我对前几天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非常惭愧。先生经常说“甘愿做,欢喜受”。我并没有做到。
《问道心得》中说:“一颗平常心,不为物役,放下自我,快乐随手可得。一个无我的人已经超越了贵贱、荣辱、上下、得失、嗔恨、愚痴及妒忌的层面。人生的修炼就要落实在一个舍字上,舍去名利、舍去恩怨、舍去荣辱,自在人生就是这样炼成的。”作为编辑组的一员,我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并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让自己的心跟随着工作量大小发生情绪波动。我会继续通过编辑组的工作历练自己,争取早日达到如如不动,乃至心能转境的状态。
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所有的同修们。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2组成员、志愿者协会先锋队队员、新闻中心编辑、2021级国学班弟子、子衿学堂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