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家长论坛:如何做一个智慧父母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前言:2024年9月6日下午,书院附属明德早教中心举办新学期第一期家长学堂,特邀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给家长们举行了《智慧父母的六种特质》专题讲座,反响强烈。讲座结束后,各主班老师倡议家长们书写心得感悟,复盘过程,总结收获,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响应。其中童蒙养正班就有小弟子刘箫仪、单钰乔、高楚涵、陆长鸿、王智东、马昶然、王艺潼、刘知予、许雅琪、张柏暄等家长,在规定时间提交了感悟文章。我们从中甄选三篇,以飨书院师生和家长,并希望大家从中汲取家庭教育的智慧。】
1、单钰乔家长
9月6日的下午,非常有幸参加了书院附属明德早教中心举办的家长学堂,听了我们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给我们举行的《智慧父母的六种特质》专题的讲座。在聆听讲座的一个多小时里,不禁感叹能把孩子送进明德托育是多么幸运,不仅孩子得到了圣贤教育,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能及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念,从而在有限的珍贵时间里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养育方法。
正如先生所说,我们现在记住的的儿歌古诗,大多都来源于儿时所读,现在想想确实如此。那么现在明德的孩子,从小就在书院大家庭里接受圣贤教育,读圣贤书,立圣贤志,长大了以后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甚至成为国之栋梁、民族脊梁。现在想想,是多么大的福报才可以让孩子来到明德学习。这不仅是孩子的福报,更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都说孩子上幼儿园要就近,我家附近确实有幼儿园,而明德离我们家很远。因为距离的问题,我之前也是纠结了半年之多,最终还是决定把孩子送到了明德。我坚信这是用再多金钱都换不回来的三年时光,这三年将会在孩子一生中扎下牢固的慧根。孩子来到明德学习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最近越发感觉孩子有了小小君子的表现了,时常告诉我一句“妈妈,长者先,幼者后”;“物有定位”;“老师说了,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而是用来帮人的”;“我在学校吃萝卜卷了,吃萝卜卷消化好”……回到家就唱歌“全家都爱我,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真是太暖心了!
在书院听到先生讲的最多的话就是:俗人总是自私自利,一切为了自己;而圣贤总是无我利他,一切为了国家民族。老子、孔子、孟子、范仲淹等历代圣贤,对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他们的子孙兴旺发达。这都得以这些圣人的德行给后代积攒了丰厚的福德。智慧的父母不只拼命赚钱,让孩子享受优越的物质,安逸享乐;而是多做对他人有利的高尚行为,这样才会为孩子自己积攒更多的福气。
明阴阳之道,信因果定律,自我修行,以身作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优点。父母只有成为土壤,阳光,雨露,孩子才会成为他自己的光和爱,创造他自己的广大平衡。再次感恩明德举办的家长学堂,感恩先生的讲座!
2、陆长鸿家长
先生说,修己才能安人,想让孩子越来越好,父母一定要注重自身修行,不浮躁不焦虑。父母放心才能孩子安心。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强大的内心。或许是祖宗的德比较厚,或许是孩子自带德行,让我们家的三个孩子都有幸都进入了明德,我也有幸进入了彭城书院。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果定律。但,是不是种了西瓜种就一定会得到大西瓜?不一定,还需要结善缘,它需要阳光、土壤和水分。所以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不是送进了学校就进保险箱了。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要相信人生所得的所有善果一定是因为曾经种了善因!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无论何时祖宗都是我们的根源,告诉孩子并且身体力行,所有的福气来自于祖宗的护佑与加持,以及父母的积德和自己的修行!凡事要顺道而行,不可违背天意。人在做天在看,好人终会有好报!不要想着瞒天过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要行善积德,为子女积福报,而不要老想着去攒很多钱。林则徐曾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有形的金钱不一定会让子孙后代越来越好,无形的德行才能护佑子孙后代一直走正道,所以积累福报真的很重要。
先生说,父母只有成为土壤、阳光、雨露,孩子才会成为他自己的光和爱,创造他自己的广大平衡。养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父母的本分——我们内在没有冲突、恐惧、焦虑,是个和谐的整体,这样的话,无论我们做什么,对孩子来说都是完美的,也会得到孩子忠实地回应,这样就会对孩子创造奇迹。
感恩先生的谆谆教诲,从此刻起和孩子一起种“善”的种子,帮人、助人、成就人。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3、马昶然家长
我和宝宝妈妈在孩子没出生时,经常讨论孩子将来的教育问题,我们以为自己是已经足够重视了。但听了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讲的开学第一课,大为震撼。先生讲的第一点是,作为父母要“懂得子女教育是人生最大的事业,并愿意为之付出。”首先我自己之前肯定没懂,或者没有这么深入的认识。原来人生最大的事业,不是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上,而是在子女教育上。从对世界贡献的角度讲,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最优解。当然孩子教育就是最重要的事业了。只有认知到这点,后面才会为之付出,否则以后的付出不会彻底,不会持之以恒。
第二个收获,就是汉风先生讲的圣贤教育和世俗教育的区分。我之前没有这个概念,只是感觉传统教育和现在流行的教育不一样。深入听讲,我对我们明德从事的圣贤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至少我出去给别人讲,能讲出我家孩子上的幼儿园和普通的有啥区别。明德托育是在孩子接受能力最强的几年窗口期,尽可能的把圣贤智慧给到他们,这是未来人生中随用随取的无形财富。这正是传道授业,而非虚度幼年的时光。
圣贤教育不建立,世俗教育的东西很可能成为孩子未来的累赘甚至惹祸的因子。圣贤教育建立起来,那么世俗教育的内容就会全部变成孩子正面成长的助力。基于这两点收获,我更加认为我们在最初孩子为孩子选择明德托育时的决定是正确的。谈到为孩子的教育付出,那么就是任重道远了,就从点滴做起吧。自我修行,以身作则,难在坚持,易在点滴,让我们去以身作则。
学圣贤是很难的,从这点上讲,我们也是沾了孩子的福报。很多家长确实也是因为参与孩子的教育,才来到书院大家庭的。这是其他家长享受不到的成长机会。先生讲的明阴阳之道,这点我认同,但体会的不多,我自己是从世俗教育出来的,慢慢学吧,可能随着陪孩子不断的学习,会有更多的体会。因果定律是体会比较深的。包括行善积德为子女存福报,这都是很深入内心的共鸣。传统的祖宗祭祀,和每日读经,我们也是深表认同,在日常会去坚持。说到孩子的喜好天赋和习气,首先我们是认可客观,尊重实际,不会把孩子强行按我们的喜好去牵引。我们并不强调世俗的学习成绩,孩子开心比我们的好恶重要。汉风先生的课需要常来听,下次家长学堂我准备让孩子的妈妈和我一起来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