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侯瑞华老师文章:两次分组两种心态

(2024-09-13 22:42:57)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侯瑞华老师文章:两次分组两种心态

第三轮“六实”提升生命能量工程已经进行两个月了。我清晰地记得7月1 号示范组第一次共修会议。史一然老师说对于徐凤梅侯瑞华两位老师组委会提前打招呼,就直接去了2024级国学班两个组作为固定组长引领大家成长。还记得第启动时侯老师说如果安排她去别的组,宁愿放弃六实共修。是的,这是第二轮六实活动将要启动时,在分组情况不明我说过的话。这句话是我生命成长的印记。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特别是和成年陌生人聊三句就不知再说啥。在史老师的带领下,和一组的老师相处一年,已经亲如家人,可以尽情释放。所以当时内心抗拒去别的组,不想重新和陌生人打交道。现在知道当时是自己能量还不足,只想呆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更不要谈德能了。说到底就是怕担当,只想待在史老师这棵大树下乘凉。极端的话语也是内心关锁的外显,这不就是开放月祈祷文所说:生命与天地的能量通道永远是开放的,能封闭住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每个生命都有力量,能封闭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是自己在心外加了围墙。

经过第二轮一年的共修,我感到自己的智慧能量在逐渐提升。每周的小组共修时一然老师都针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正面引领,我尽力紧随其后。书院的活动尽量不落下,又先后在书院不同岗位上跟着有能量的老师学习,后来发现书院的所有活动真的如先生说就一个目的——增能长慧。随着自己认知的提高,自己的心不知何时就打开了,开放才能有后面的接受、包容、化育,最后达到和谐共生吧。有了这样的认知,在第三轮共修即将分组时,对于去个组,我心波澜不惊——都可以,随缘。第三轮“六实启动会,因上班没能参加,当知道到由2024级国学班弟子组成的12组,我内心清楚就是去服务,我欣然接受。把这两年来的做法教给他们,我乐于尽我所能携手他们一同走上修身的高速列车。对比两次迥然不同的心态,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成长吧。

史老师在示范组第一次共修会上说大家担任固定组长是使命是责任我们背后有先生,干就可以了示范组真正把每个小组联系起来。我们每周在此凝聚,思想碰撞是为了更好地开放,把遇到的问题化解,把好的做法带回小组践行。史老师的话又一次打开我的心,拆掉心里的围墙,使我对新一轮分组有了新认识。我与原来的一组同修虽不在一个小组,但在书院其他岗位和活动中仍有交集,往上追溯,还有先生牵着我们的手,引领我们向光而行。

十五个小组的同修老师就是散开的枝叶,共同接受阳光雨露,互相点赞携手,把彼此照亮。通过示范组的管道沟通,力量凝聚成树干,再向下柢部根部就是先生书院。先生多年以来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对老师们的关心与照护中已然与书院所有老师是"一"。我们书院人就是一棵挺立于天地间的大树,向下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经典《道德经》肥沃的厚土,向上成长。我无论在哪组,本质上都在“一”组。

8月5号的共修会上,先生为我们做了赋能分享,我就更加珍惜在示范组的机会先生说有好多老师修的不比我们差,来示范组首先要摆正心态,进这个组不是荣誉而是责任,要以身作则,要挑战自己短板,要战胜自己,让自己的生命不断的蜕变和升华。要把报一、精进、老实、听话、实干就这五个词,变成我们的潜意识。每天问自己:老实了吗?听话了吗?实干了吗?报一了吗?精进了吗?

第二天静坐时,我问自己上述五个词做到了多少?耳畔就响起先生讲的那句振聋发聩的话——差得还很远很远。自己短板太多,目前最須开刀的就是执行力不够。7月4号12组共修,看到打卡分数统计表,有几个同修老师抄经这项都是0,我在分享时就建议去喜马拉雅听凌寒老师播报的先生子夜随笔《抄经》,因为我就是那篇文字的受益者。会后也想着去公众号找到这篇文章发到群里,又有等等观望的心理作祟。第二天凌寒老师就把链接发到群里了。凌寒老师的率先垂范,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问道心得》第十章讲:“能量来自我们全然开放自己开放月祈祷文有一句:开放的心拥有强大的力量,能接纳一切发生。那就按照先生的教诲,欢欢喜喜地做,挨批评也欢喜的做,批评更利于去掉短板。笃定地走上了一条一个平台、一本正经、一门深入、一通百通的六实修身之路。践行的路上时刻谨记先生的话:正己化人、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希望有一天将破茧而出,成长得比先生期待还要美丽,相信这一天会自自然然地到来。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2组成员、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国学启蒙班教师国学班辅导员 侯瑞华。邮箱收稿日期20249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