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2024-09-09 09:00:0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抱一”这个词在书院人的言语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而我则是进入书院后才接触到这个词虽然知道了这个词,但也没有认真琢磨过。直到“六实”小组共修时,听徐凤梅老师说先生讲了“九个一”我就想,先生讲的“九个一”是什么呢?“抱一”又和“九个一”是什么关系呢?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段时间,通过先生的引领,听先生每日《道德经》音频分享,诵读《问道心得》,自己对这个问题有了些粗浅的认知。

什么是“抱一”呢?先生说,“抱一”,就是超越二元对立,归于大道,实证宇宙万物的无差别性。“抱一”,也可以说执一、持一、守一,但用“抱”更形象,也更精确。老子说“善抱者不脱”,一个“抱”字,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内在精神的凝聚,就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是什么?《道德经》第42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这个“一”直接来自于道,是最接近道的状态。由此可知,“抱一”,就是持守大道,如如不动,也是修身证道之人的根本修道之法。

“九个一”即:一个平台:彭城书院;一本真经:《道德经》;一门深入:学用不辍;一通百通:道用无穷;一件事: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一群人:咱书院人;一条心:弘道之心;一辈子:终生使命;一起走:共赴光明!春风十里不如你认真的样子

一个平台:彭城书院

 18年前,先生以无我利他之心,发下 “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宏大愿。进而凭一己之力、倾全部身家,肇建了完全公益性质的“彭城书院”。18年来,书院7易其址,创业之艰辛、发展之坎坷,真可谓是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但先生弘道之心如如不动、坚如磐石!如孔子为天下苍生,周游列国屡遭劫难而不易其志;如唐僧为取真经,西行之路磨难重重而心笃定!

18年一路走来,书院发展之路虽筚路蓝缕,但也是弦歌不辍。先生和书院多次获得了诸多国家、省市高等级荣誉,这是国家政府的认可!书院连续举办公益国学讲座3000余场,惠及市民逾百万人次;无数的家庭因与书院结缘而走向和谐;数万余名少年儿童因在书院接受国学启蒙教育而扎下智慧之根这是社会大众的认可!现今社会上各种平台多如牛毛,鱼龙混杂,但我笃信彭城书院这个弘扬传统文化和修身证道平台。为什么?因为彭城书院不仅获得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彭城书院还是我心中最“恭敬”的平台,是红尘中最“干净”的平台!这就是我笃信和选择彭城书院这个平台的理由。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一本真经:《道德经》

关于《道德经》这本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我能量不足,智慧不够,难以言明,但先生对《道德经》的阐释就最清楚不过了。先生说,老子《道德经》作为流传千古、誉满中外的不朽之作,奠定了人类哲学智慧之根基,开辟了世界全息思维之先河,是华夏文明的遗传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道德经》的价值历久弥新,它不仅是一副当今世界化危为机、化险为夷、化干戈为玉帛的灵丹妙药,而且是一盏穿越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人生时空遂道的指路明灯。不仅是开启全球之治、国家之治、社会之治、家庭之治、人心之治等难题命门的金钥匙,而且属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极其重要、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无尽宝藏。一言以蔽之,《道德经》这本经典可以解决人生、家庭、事业、国家、社会、世界的所有问题。先生对《道德经》的阐释,使我认识到,《道德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内含华夏民族的文明基因,作为中华子孙,我理应学用;《道德经》能让我明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的实质是什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问题。我想,这就是先生要求大家“抱一”《道德经》这本真经的深意吧!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一门深入:学用不辍

 先生说,尽管今天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唯有经典的光辉可以照亮人类的前行之路。经典是所有书籍里智慧最高、能量最大的书,所以讲“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我的体会是“学为基,用为重”。我未进入书院之前,就觉得《道德经》是经典应该好好读读。买来陈鼓应先生著的《老子注译及评价》和其他一些版本的《道德经》,但读来读去就如同掉进云里雾里,难得正解。现在想起来,不是这《道德经》及其注译不好,而是我的能量不够、智慧未开、维度太低加之没有明师引领,所以学起来才云山雾罩,晦涩难懂,如同嚼蜡。

与书院结缘后,常在书院能量场中滋养,尤其是得到先生的智慧引领,又追随先生赴老子故里等圣地连根养根,汲取圣贤能量,以及老师、同修们的加持,读《道德经》再无晦涩难懂之感,而是朗朗上口,如食甘饴,如饮甘露,妙不可言!对《道德经》的理解,也不再是云里雾里,时有心得。虽然还有很多章节理解不深不透,但已经感受到这本生命之书的智慧之高、能量之大……我想,只要我紧跟书院,“抱一”先生、“抱一”《道德经》,稳住心神,聚精会神,久久为功,学用不辍,就一定会有“往昔不再,换了人间”的那一天。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一通百通:道用无穷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其实《道德经》也是众经之源,果真能把《道德经》一门深入,闻道、悟道、行道、最终合于道,就会一通百通,每个人都会成为一本行走的《道德经》,感受道用无穷之妙境。先生说“学用《道德经》,核心是用。学而不用等于零,倒背如流也枉然。《道德经》就在那里,先生的分享就在那里,但每个人能否结缘,能否拿到能量,就因人而异了。

这几年跟随先生闻道、悟道、行道,特别是参加“六实”活动后,每日将六实功课融入工作、融入家庭、融入生活、融入生命,对《道德经》学用感受颇深:改变了固化思维,打破“二元对立”思维,建立顺道而行,人随天地动的大道思维;敬畏感恩天地万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敬畏因果规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每人都在自己的因果里。崇善祛恶,一善念入天堂,一恶念下地狱。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懂得强弱规律,柔弱胜刚强。曲则全;懂得成圣贤之法,做无我利他,自利利他之人;懂得天与圣人之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一件事: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时间能检验一切,时间能证明一切。18年来,先生无我利他的弘道之心坚如磐石!18年来,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宗旨坚如磐石!18年来,书院完全公益的性质坚如磐石!我想,这就是“抱一”的最好实证!彭城书院18岁了,正值青春少年,奋发图强之年。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抱一”书院,尽己之所能,融入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这份利国利民事业的洪流之中!

一群人:咱书院人

书院的院歌就是《咱书院的人》,每当钟庆来老师用他浑厚独特的嗓音领唱时,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一是这首歌歌词写得太好了,这就是咱书院人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群人”的加入、奋进,有了这“一群人”为书院保驾护航,咱书院才能接续发展、弦歌不辍!二是作为一个老兵,我听出这首歌是由《咱当兵的人》改编而来。军人的经历让我深深体悟到战士的含义,咱书院人冒着世俗诘难、讥讽的“炮火”顶着亲人们的不解、抱怨的压力,甘愿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甘愿做铺路石、螺丝钉“一群人”扛着书院的大旗勇往直前,她(他)们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战线真正的战士和勇士!我为能成为一名这样的战士而自豪。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一条心:弘道之心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咱书院人虽然年龄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幼儿;有上班一族,也有自由业者;有大企业家,也有小老板等等,但所有书院人共有“一条心”,就是“弘道之心”。这条心的根源,就是恩师汉风先生!18年前,先生因发下“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宏图大愿,进而肇建了彭城书院,我们才有幸成为书院人,才有缘成为先生的弟子。

咱书院人的心与先生的心是息息相通,这也是与先生印心。记得孙中山先生亲为黄埔军校题写的大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我模仿此联也为书院写一联以自警:上联:道不同者请走它路;下联:贪图私利勿入斯门;横批:修道者来。

一辈子:终生使命

一辈子,是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约定。人生少有百年,但不论身体还存在多久,咱书院人的终生使命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也是一个约定,就如婚礼上祝福新人“白头偕老,一辈子牵手”一样,在人生最隆重的时刻,新人彼此约定的誓言。咱们书院人的“一辈子”是从内心发出的,饱含着对先生的恭敬心,对书院的足信心,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心!必一诺千金,终生奉行。如老子所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对“抱一”的认知

一起走:共赴光明

先生说“人生不易,修道难,不修更难。”《问道心得》中说“人类的注册地在宇宙,地球只是一所生命大学。我们拿到了毕业证书,还要回归自己美丽的故乡。除非灵魂比来的时候降级了,那就会痛苦地坠落到低维世界中”。我想,谁都不想坠落到低维世界。那怎么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回归美丽故乡呢?先生给我们的密码是“修身道,无我利他,行善厚德,增能长慧。”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抛弃、不放弃任何有缘人。我们一起坚守书院这个平台,在先生的智慧引领下心连心、手牵手、肩并肩一起走,走向哪里?回归美丽故乡,共赴光明世界!

道就是一,一就是道。一化而为九,九合而为一,九九归一。“九个一”是有机整体,不可割裂,也不能割裂。其实,还有一个一,蕴含于“九个一”之中,就是一位明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恩师汉风先生就是咱书院人的明师,是回归光明世界的领路人。先生早已融入彭城书院之中,融入“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事业之中,并为践行弘道大愿无我利他,勇毅前行,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所以先生就是咱书院的道,就是咱书院人的一!“九个一”是咱们书院人修身弘道的法门!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让我们共同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十二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班长、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 穆忠良。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9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