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离佛有多远

(2024-09-01 08:48:41)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离佛有多远

今天早上聆听先生分享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先生说到学习圣贤经典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那是为学日益,只能应付试卷考题或者用来高谈阔论。真正的学习是为道日损,损去自己心中的贪嗔痴,损去自己不合道的念思言行。真正的学习是以心印心——用自己的心来印圣人的心,心完全合一了也就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先生曾在《佛离我们有多远》中写到:佛一直在我们身边,光照着大千世界,温暖着万物百汇,普渡着芸芸众生,只是我们未曾觉察。何谓“觉察”?就是自性真心的觉醒。佛说,人人都具足佛性。佛与俗只在一念间,善念起即佛,私念在即俗,恶念生即魔。有的人来拜佛,念念在己——为自己或家人求健康,求富贵,求生子,求长寿……虽说形式上入了佛门,实质上仍是未曾觉醒的“俗人”。佛与他的距离还是天壤之间。

上个周我因工作需要去了躺越南,工作之余去了位于河内的几处景点,其中之一是非常著名的独柱寺。独柱寺的正式名称是延柘寺,也叫莲花台,位于巴亭广场的西南边。这座寺庙很小,却很出名,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立在莲花池中心的一根柱子上,寓着从苦海中绽放出一朵纯洁的莲花。去时游客并不多,我开始顺着前门的一尊佛像跟随着里面的木鱼声缓行,在大门口驻足了一会看到里面的匾额上有“发善心 懲逸志 ”等字样。我知道这和先生在书院经常告诫我们的“心有善念,话有善言,行有善举”是一个意思。

再到后面看到了伫立在一根柱子上的寺庙,这就是著名的独柱寺。登上几步台阶看到抱住两边的对联“白莲台上现如来,紫竹林中观自在”。此处的如来佛用她的慈悲智慧护佑着这座城市。此时的我和佛菩萨印心了,我印到了自己的心还没有私有染,还需要继续在红尘中历炼,早日生出智慧,为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我也感受到彭城书院像极了这座寺庙,她位于徐州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泽着这座城市。此时我很幸福,感受到了自己离佛很近。

离开越南回程的前一天,我又去参访了东南亚最大的寺庙——拜顶寺。跟着书院和先生久了,我已知道现在自己不是单纯的游览和拜佛了,我是来和佛菩萨印心的,去照见自己的那颗心是否光明,明白自己离佛究竟有多远。这个寺庙的能量场非常大,佛像都是黄金镀身的,牌匾文字皆为繁体中文。导游介绍,很多国家的元首来越南,都会来这里祭拜。

来到大雄宝殿,我双手合十在释迦牟尼佛前,跪拜后绕着三世佛像顺时针方向转了一圈。那个当下感受到了内心有种紧张感,呼吸不太顺畅。我知道这是和佛菩萨印心时照见了自己的心还有很多暗昧的地方,离佛还太远。接着我有幸跟随导游去到山顶弥勒佛像处,看着庄严矗立在山顶的弥勒佛铜像,瞬间内心舒畅,满心欢喜。和弥勒佛印心,我要打开自己,放下小我,做一个随缘随喜随顺的人。

 感恩同行的香港小哥和他请的中文导游,因为他们的引领和陪伴,我才得以去到寺庙的最高处和佛菩萨印心,并感受整个寺庙的能量。带着这份能量整个下午的行程都非常的轻松自在,和世界各国的游人一起享受着这块土地的山川之美。

先生在告诫我们如何走近佛时,说到“即心即佛。”念从心中起,万法唯心造。只要心生善念,择善固守,不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就是佛的境界。不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才有可能转过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反观自己的善心、善言、善行是否纯正与彻底。这个过程就是走近佛。

 先生说我们不止可以走近佛,也可以成为佛。佛者,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可。“自觉”就是自性的醒悟;“觉他”就是秉持一颗慈悲心,唤醒他人;“觉行圆满”就是两者都做到了。这样看来,成佛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先生又说,成一时佛确实不难,难就难在成永恒的佛。只有我们的每一念、一言、一行,都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可真正成佛,成真正的佛!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知道佛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回酒店的路上我对给导游小费的做法感到惭愧,因为我先想到的还是自己。《了凡四训》里讲到有一位女士第一次去寺庙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布施了。她的钱并不多但是当时的心是完全无我利他、无私无染的,所以她的善心是圆满的。我的心还被俗世裹挟着有很多暗物质,离无我利他的境界还很远,离佛的境界就更远了。

   前几天看到海燕老师的日志,写到先生在南通分院讲学时,一位老者为了让他身边的人都能有机会听闻圣贤大道,就发愿请先生去他住的地方,为他身边的人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作为书院人,何其有幸能常在先生身边听闻圣贤大道。其实我们离佛很近了,只是那颗心还需继续清理,直至光明无染。感恩祖上有德,在我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传统文化,现在有幸走进书院,更有幸的是有机会经常跟随先生与师母身边,日日不辍的成长。

 现在,我感到自己每天都沐浴在圣贤与佛菩萨的光照中。比起我们书院很多老师,我离圣贤和佛的境界还很远,但我坚信我已经走在见佛和成佛的路上了。感恩天地万物、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三组成员、志愿者协会先锋队队员、新闻中心编辑、2021级国学班弟子、子衿学堂学员 陈泳汐。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2月20日。】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离佛有多远


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离佛有多远


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离佛有多远


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离佛有多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