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追寻孔子的足迹(一):尼山圣境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历情怀 |

2024年8月19日,参加彭城书院“中医养生与生命健康”夏令营的近百位师生和家长,在国家优秀社科专家、著名文化学者汉风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追随孔子的足迹”国学之旅。师生们到曲阜拜谒孔子诞生处,参观尼山书院和尼山圣境;然后循着当年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到濮阳参观卫国故城遗址公园;到商丘探访当年孔子带领弟子们习礼的文雅台;到周口淮阳感受孔子七日绝粮而弦歌不辍的浩然之气;最后到达孔子周游列国最远的地方——楚国负函城遗址,印证圣人心。其间,还特地到孔子故乡夏邑拜访孔子还乡祠,并在途中举行徒步田野的实践活动……这一程游学,所有的参与者都在追寻孔子圣迹的历程中,感受了圣哲情怀,参悟了人生真谛,树立了远大志向。
“峨峨尼山,蔽于鲁邦;笃生圣人,维民之纲。”在曲阜市东南30公里处,静卧着一座海拔不过340米的山峰。这座山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却因一位圣人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无法越过的一座高山。这座山就是尼山。8月19日清晨,师生们乘坐两辆游学大巴从徐州出发,游学的第一站就是孔子的诞生地——尼山。汉风先生说,在华夏文明的浩瀚海洋,孔子独领风骚。他的智慧,如星辰照亮人间,他的教诲,似阳光普照大地。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正是因为孔子对华夏乃至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凡他经过的地方都成为圣迹,凡他说过的话都成为圣言;凡他居住的地方都成为圣地。全球专门用来祭拜孔子的庙宇——孔庙有两千多座。
到了现代,尼山与孔子的缘分仍在继续。在尼山,一个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旅游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把尼山的过去与现在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尼山圣境。这里以“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为主题,景观设计融合孔子的山水观,倚山临水、随形就势,体现建筑与山水的融洽关系。孔子像、尼山会堂、儒宫以“品”字形结构,共同组成曲阜尼山圣境的核心景区,以孔子像为精神和空间制高点、层层递进,以简单的动线打造东方山水画,表现出对东方世界精神秩序和礼制文化的继承。
远看尼山,高72米的“孔子”背山面湖,两掌叠放,掌心朝内,可亲可敬,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孔子像。在孔子像两侧,分别是大学堂和尼山讲堂,构成了尼山圣境的核心景区。从8月19日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夏令营的营员和家长们在史一然、秦商夏、刘思苇、徐凤梅等老师的带领下,流连于尼山圣境。在在学堂里聆听这里一景一物的故事,观看古装演出,参加抄经体验,品尝孔府家宴……每一寸时空都充满文化的气息;每一个场景都演绎着感人的故事;每一幅画面都洋溢着欢乐的氛围。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做全程引领,并随时随地为大家做现场分享。
夜幕降临,师生们结伴去看圣境灯光秀。尼山圣境的夜晚既有晚霞、山峦、温暖的湖风,也有灯火璀璨、星辰闪耀,热闹与静谧并存。无人机在夜空中描绘着不同的图案,讲述两千年多年来圣人的故事,光影水秀融入儒家经典文化元素,绚丽烟火绽放夜空,静静感受光影、音乐、烟火、水幕相互交织的艺术魅力。站在孔子湖畔,感受悠悠两千年岁月好似一瞬间,感觉到那些圣贤就在我们身边。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预告:我们一起追寻孔子的足迹(二):夫子洞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