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走到哪里我都铭记着自己是书院人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先生教导我们,一个人一生只有顺道而为,才能完成人生终极的目标:活好与走好。而我们践行的“六实”,就是修身证道的最好方法。 “六实”就是“实学实干,实修实证,实话实说”。其活动内容包括读经、静坐、唱歌、抄经、拳操舞、问道心得、每天感悟等。自从进入书院,参加“六实”活动以来,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先生的教诲,都会踏踏实实做好“六实”。
7月18日,我来到洛阳老君山学习,但不忘每天早上参加书院早共修活动。其他三项内容,以及读书院公众号文章和先生每日的打卡感悟,都是见缝扎针去完成。本周学习了先生整理的养生拳操舞方面的文章,感到很震撼。从先生平步青云的身姿证实,可以说明拳操舞的好处太大了。以前我都是像完成任务一样应付着做,所以跳舞打拳时身体很少出汗。来到老君山后,每天早上都在大山自然中习练拳操舞,老子的金色铜像就在旁边不远处。每天我都能感受到老子能量的加持,每做一遍都是浑身湿透,很舒服。静坐也感觉心容易静下来,偶尔感觉某个脉轮在转动,心静专注。每天做“六实”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补充,内心感觉美好,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自从来到这个学习环境,就告知自己:要语善、视善、行善;每天空杯心、恭敬心、谦卑心去学习和觉察,并感恩一切的人事物。我要按照先生的教导,做环境的主人,活在当下,做一个讷言敏行的人。在吃饭的时候,桌上有一位老师聊到去年她来参加学习时,遇到一位专家做个案失败了,她从此对专家有了不好的印象。这让我想到,太多的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就有了固定思维,就会用定义-联系-应对方式来应对外界世界的信息,从而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如果不是进入书院跟随先生学习圣贤智慧,也是这样的应对模式。
我是体制内的一名教师,我看到很多同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就给孩子贴标签,以固定的眼光看孩子,而不是以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我觉得作为老师更应该学习中华经典和古圣先贤的智慧。我要修身不辍,正己化人,从现在起要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先生说:“感恩是通向幸福的天梯,是增能长慧的最好方法。”我深信,我照做。现在吃一顿饭,我都要尽量做到餐前、餐中、餐后,三次感恩。在感恩中吃饭真好。有先生真好!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遇见!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6组成员、2023级国学班弟子、衿学堂弟子、志愿者协会先锋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