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幸运,此生我走进了书院!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打开生命的众妙之门,世界只有两种存在,要么用痛苦来帮助我们拓宽生命的维度,要么用幸福来滋养我们,让我们有愿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化秉性、去习性、亮天性的核心就是敬畏因果,居安思危,完善自我、奉献精神等法则。人若与天地大道规律同频共振,就能化解生命中的卡点,就能感应大自然、大环境的众妙能量。”一句句、一段段的文字直击我的心灵,恨不得把每章的十条都牢记在心。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抄经行动,把《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原文译文和《问道心得》各抄写一遍。
2024年3月6日,我正式加入“六实”共修大家庭,每天早上我们跟随大群共修的节奏,静坐、读经、唱爱国歌曲、跳拳操舞,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到今天我参加“六实”3个多月了,通过三个月的学习收获很大。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个人素养得到提高,活的更加明白。在学习过程中,对比先生的教诲,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六实”共修,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以前因为一点小事就烦躁不安,耿耿于怀,现在碰到类似的事情就静下心来想想先生的教导“做好自己,接受现实,就能化解生命中的卡点。做好自己才能感化他人。”先生让我明白了一切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二、学会了感恩和包容。先生说,学会感恩人生才能圆满。比如对自己的父母和公婆要感恩;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乐于助人;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心对待。感恩是幸福的源泉;而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三、提高了自己的认知。随着认知的不断提升,越发能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一切人、事、物,也越发地认识到要修自己这颗心,把自己的这颗心修得光明美好。人生重要的不是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未来的方向。兜兜转转人生已过半,有过狭隘,有过偏执。所幸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一直未变——无论做什么都以良善的本心引领自己。只是自己做的还不够,还有狭隘和偏颇之处。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9组成员、福德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