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我给你们写信了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书院第28期中华智慧女子研修班上,最触动我心弦的是“一封家书”这个环节。我在成长的历程中曾写过上百封信,却没有一封写给父母,理由很充足:父母不识字啊。然而,在此次研修班上,先生说到家书连结生命之根。我知道是自己错了,我要给父母写信。至诚感通啊,父母一定会读懂的。从现场提起笔,到按先生说的方式把信寄出,泪水不知滑落多少次。
爹娘一个字都不识,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亲是个木匠,整天去各村子买树,推着平板车去刨树。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机器,一锯一刨用手工加工成木杠,再到周围的集市去售卖。母亲种地,伺候公婆,拉扯儿女。父母没上过学,却在遵循着时令耕种庄稼,恪守孝道,用自己劳作的身影教育子女。母亲在艰难的日子里,智慧地利用生活中的可用之才,改善生活。用高粱稍扎成刷子,用来刷锅;扫帚菜落叶以后扎成扫把;割下沟里的毛草晒干后,用绳子穿成馍馍囤,送给亲戚,多余的去集市售卖。
母亲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给自己的父母、公婆、儿女、孙子、曾孙子,不知缝过多少件衣服。村子里娶媳妇嫁闺女时要缝制喜被,每一次都请母亲去。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家的东西再好,咱眼皮也不要翻。”这句话也成了我们兄弟姐妹恪守一辈子的名言警句。母亲一生感到愧疚的一件事是,那个年月去生产队挖沟,天微微亮就出去,天黑才回来,叫“放卫星”。三岁多的二姐在农历十二月的天气于村头的泥路上睡着了。母亲不知说过多少次:再没有用,也不能让孩子腊月天睡在外面。还好老天也是公平仁慈的,穷人家的孩子皮实,二姐没有落下一点毛病。
父母亲那一辈人,都敬畏天地神明。我从小就知道过年时,蒸好馒头,炸好丸子,包好饺子,先供在堂屋八仙桌上,让老天爷先吃。麦子抽穗遇到春旱,母亲和邻居大婶大娘们每家每户起一毛钱,在机井旁祈雨。母亲89岁那年,我在家伺候卧床的父亲,正逢六月初一,母亲就用新麦蒸好的馒头供奉上天,恭敬的摆在八仙桌上,在香炉里敬上香,然后虔诚的跪在地上磕头。我知道母亲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做的,我被这种虔诚感动得一次次落泪。
2020年春节前后疫情严重,母亲心脏病衰竭只能住在镇医院里,呼吸憋闷,只能靠吸氧。身子稍微往后靠在被子上都不行,每天只能坐着打个盹。她每至深夜打盹醒来看到我们围坐在床边,就一句话:“都几点了,还不去睡。”母亲生命垂危还是不忘嘱咐孩子睡觉。
先生说:“父母对子女,犹如老天对人类,圣贤对众生,不需任何回报。”我也就理解了先生是书院大家长的内涵,那就是一颗无我的天地之心。参加这次智慧女子研修班,我读懂了先生多次说过的“父母一生对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吃饭,早点睡觉。’”这是生命存活的根基,朴实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也读懂了先生说的:“讲课哪有那么多新内容,有些话一段时间反复强调,就像父母对子女说的‘好好吃饭,早点睡觉’一样。书院的课不是用来求知的,而是用来载道的,是用来提升大家能量的。同样的内容,自己的境界不一样了,感受也不一样了。听多了会变成潜意识,从而沉淀在我们的生命里,慢慢变成品质。”
在书院待的久了就会发现,先生做事就是抱一精进、循环往复。比如二十四节气茶会举行了410多场;中华智慧女子研修班开了28次;周日国学讲坛不计其数。先生说过,《道德经》他要讲八十一轮,现在已经讲完六轮了。先生说,大道就是抱一精进、循环往复的。在书院跟随先生修身,我的生命能量一天天提升,人生在不断蜕变。我相信是父母的厚德把我带到书院,把我交给这个高能量的场域。我一定会珍惜在书院的时光,好好修身证道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想到这些一颗心如入清凉地,都是感恩、幸福和欢喜。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组成员、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国学启蒙班教师、子衿学堂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