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汉风归乡

(2024-05-07 21:35:5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摘转贴
陪汉风归乡


朋友汉风受邀来睢宁义务开讲座,讲座地点不怎么好记,叫睢宁新华书店中心门店昭义书院读书房。汉风先生讲座的题目也不怎么好记,叫《青山遥望下邳门一一古邳历史文化对当代睢宁文旅事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专题讲座》,这个讲座题目也不算短。为什么不能简练一点儿呢?大约不好简练,或者舍不得减。其实简与繁是相对的,如果讲座的题目叫“青山遥望下邳门”,看起来是简了,但太诗意了不像一个学术讲座;如果叫“古邳历史文化对当代睢宁文旅事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专题讲座,意思说清楚了,但又太直白了。所以,才采取了主副题融合的形式。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讲座的地方原来的名字好记,就叫庙湾广场,这里有一处钢琴造型的建筑。两年前打造书香城市,这座建筑交给县文旅局,修整成一处昭义书院。根据睢宁方志记载,昭义书院最初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最初名为“桂林书院”,这是为了纪念知县刘如晏的贡献,因为他本人是桂林人。在清道光十年,由于书院规模狭小,知县刘舆权决定重建书院,并将书院移址至县城东门外。重建工作历时五年,于道光十五年完成,并更名为“昭义书院”。清光绪十年(1889年),昭义书院占地43亩,拥有楼堂厅舍118间,藏书数千卷。昭义书院毁废之后一直没有重建。现在这座建筑命名为昭义书院,也算是对历史的一个传承,它焕然一新,简直是个世外桃源。

诗人管一是县作协主席,而这个昭义书院的主人张琳曾是他的战友。管一邀请乡党汉风来睢宁义务讲座,汉风是徐州彭城书院的院长,地点就选择在昭义书院。而汉风毕业的睢宁中学其前身就是在昭义书院旧址上诞生的,这真是奇思妙想,令人欣喜称好。我与汉风也可以算是老乡加文友。他在睢宁中学读书期间,是繁星文学社首任社长,这很了不起,因为这个文学社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

汉风从睢中走出的时候,至多算是一个文学青年。现在的身份叠加,一长串又一长串:国家优秀社科专家、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专家委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育研究”全国总课题组专家委员、教育部“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专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育研究”全国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中华文化财富联盟副主席、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江苏省首届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使者、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国学教授……

管一提前告诉我这一消息,上午八点多,又来车接我,去陪汉风游览白塘河湿地公园,拜谒水月禅寺。文友见面,那份热烈,那份意外,那份真诚,扑面而来。游完湿地公园和水月禅寺,张琳在县一招摆满了一桌睢宁菜。我说看完了全球第九大宗教建筑,现在开始品尝全国第九大菜系——睢宁佳肴。话题一出,大家又纷纷说起了每道睢宁菜的特色,外加主副食。津津乐道,津津有味。一桌子的文化,活鲜生香,馋涎欲滴。我对汉风夫人说,女子祖上得行八辈子的好,方可有机会嫁到睢宁。一桌哄笑。

我期待着听汉风的讲座,他讲的主题与我正在精心编著的《下邳古国与故城遗址》有关。我想从他这里得到学者的意外收获,以弥补我书中的不足与缺陷。这个是不希望他简练的。而汉风却说,我来到老家,不是来开讲座,而是向家乡汇报的。文化人,说的话就是不一样。说得真的很简练了,但却都是发自肺腑的大实话。时隔多年,与汉风接触的感受是:他对故乡的爱与热诚不仅没减一分一毫,反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更加深厚了。他在呼吁从睢宁走出去的老乡们,一起反哺故乡,共同推动睢宁的经济文化建设。汉风说的话还是那么简练而朴实,我喜欢。

【本文转自睢宁作家协会公众号5月6日发布的文章。转发时对部分文字做了修改。作者简介:陈恒礼,睢宁县作协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有个人专著《苏北花开》等12部。先后获江苏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报告文学奖、首届浩然文学奖、江苏省报纸副刊、华东报纸副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奖等各类奖项以及第七届观音山杯散文奖等荣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