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偷得浮生半日闲

(2024-04-24 09:38:20)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视觉盛宴:闻道郭西千树雪

万树梨花香雪海,一曲春风醉芳华。都说春风十里不如与你一起去畅游盛世梨园,这个梦终于在子衿学堂里实现了。当看到子衿学堂群中公布了46日的课程是走向大自然,把教室搬到大沙河畔的梨园里,心中便有一种特别的期待。我的老家就在汉皇故里丰县,从小生活的那个村庄离大沙河并不远,此程游学也算是回老家了。终于等到这一天,我们在子慕老师的带领下驱车来到瑶盛文化园,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百年梨园。等远岫老师把茶席布好以后,我出神地望着园子里的这些梨树与梨花,仿佛回到了我的少年时代。

我是农民的孩子,父母就靠着几亩地的收入来维持家庭开支和我们兄妹三人的学费。后来听说种果树可以增加一些收入,于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家和周围邻居都纷纷栽上果树。儿时的我只就知道,种了苹果树和梨树,就能吃上苹果和梨子了。每到春天梨花盛开之际,几乎每天上学都会到果园里走一圈,当然不是赏梨花,而是一种对梨花的期待,期待着花谢以后结出的果实,然后盼望果实一点点长大。对于馋嘴的我们根本就等不到果实完全成熟,刚刚有点甜味就迫不及待地摘下咬一口,真是莫大的美味。

再后来,我走出自己的村庄到外面求学,梨花盛开的季节虽不能天天去梨园,但一定会在这个季节回去一次,回去不是为了赏花,而是帮助父母给梨花授粉。因为农药的使用,果园里几乎没有蜜蜂,天然的授粉渠道断掉了,只能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对花粉要求极其严格,要先摘一些新鲜的旺盛的雄花,适当烘烤,轻轻取出花粉,装在一个小瓶里,用一个类似棉签的小棒蘸一点点花粉,抹在雌花花蕊里。我在父母指导下,爬上梨树,认真给每一朵雌花授粉。

那时我虽然也亲近梨树,却没有赏花的闲情,心里期待是梨子丰收,卖个好价钱。就这样家里每年靠着几十棵果树的收入,我和哥哥完成学业,相继走上工作岗位,家里经济条件便好了一些。再过几年,种果树也没啥利润,而且耗费人力物力,我老家及附近的村落都把果树给伐了,从那以后几乎再也没去过果园。今天我再次坐在梨树下,望着梨树上那个给梨花授粉的小女孩已经慢慢模糊,手持品茗杯,喝着远岫老师泡的茶,再看满树洁白的梨花,还在盘算着这些梨树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多少收入。

如今当地梨花节已经久负盛名,这几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也会给这一带的老百姓带来经济增长。想着来时路上的小摊点,觉得这几天在这里做什么都挣钱。我们喝完茶,三三两两在梨园里走一走,我认真看着每朵花,在我的眼里还是习惯性的在辨认着哪朵是雌花,哪朵花到了秋季能结出较好的果实。我舍不得摘下任何一朵花,因为我知道每一朵花都会结出一个梨子,它们是果农的一份期待。

时间很快就到五点了,大家围在先生身旁,期待着先生给我们做现场分享。先生开始便分享三个关键词:生存、生活、生命。先生说,这个下午来到梨园的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路边的商贩,他们为生存而来;另一类是为生活而来,他们携亲带友,游花观景,品当地美食,享受一个下午的悠闲时光,得到的是精神愉悦。而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生命的觉醒。看一看这眼前的梨花,它只按照季节转换的规律自然生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人来赏它是这样,无人来嗅它还是这样,它始终处在不争状态,所以百年不衰,天长地久。

先生接着说,再看看身边的花花草草、蚂蚁飞虫,哪个不是如此呢?还有这些正在花期的梨树,它们只按照四季的转化规律生长。梨树开花是顺道而为,并不是为了有人来赏;它们秋天结果也不是为了有人来摘,而是道法自然。这种状态就是超然物外,自在圆满,所以它们都能活到老天赋予它们的寿数,无疾而终、无遗身殃!人之所以有疾患,大多不能实现“死而不亡”,就在于不按大道规律生活和成长。我们应该道法自然,以万物为师!

先生的言语,顿时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把我的思维从生存层次,提升到生命高度。自己从小在梨园长大,却没有认真欣赏过梨花,即使现在处在这盛世梨园之中,如果没有先生的开示,我的思维也一直紧绷着,没有注意花的美。因为我的回忆只是春天给梨花授粉的繁忙,夏天冒着暑热给梨树施肥打药的辛劳,以及秋天摘下黄澄澄梨子之后能否卖到好价钱等。整个下午我没有完全放开自己,而是延续了以往对梨树的那些情节。

先生的点拨唤醒了我对梨树的重新认知:梨树能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时,人们就种它,养她;而当梨子价格下降,果农得不到利益时,便给伐掉。人类是何其自私与残忍!而小小的梨花却顺道而生,无我无私,默默为自然界为人类献出自己一生!她的花供我们欣赏,果实供我们食用,哪怕有一天她真的老去,枝干又会转成木炭,化成光与热,继续温暖这个世界,她的生命也因无私得到升华。自认为是高级动物、顶级思维的人类,在这片百年梨园中是何其渺小!我终于明白先生的劝告:无物不敬、无事不敬!天地有大爱而不言,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先生以唐朝李涉的一首诗来结束当天的现场开示:“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想想我们当下,不就是诗人李涉的再现吗?“终日昏昏”的我们因为走进书院,遇见子衿,偷得半日春光,来到百年盛世梨园。诗人在与高僧闲聊中启开了苦闷的心门,落进了清新的空气,给自己麻木的心灵上增添了不少的欢愉。我们子衿家人在此聆听恩师教导,亲近大自然,以梨花为师,摆脱世俗思维的束缚,得到一份宁静和放松,并由此提升了生命能量,绽放了生命之花,能不感恩吗?

感恩遇见先生,感恩走进书院,感恩这半日时光,感恩为此活动付出的所有老师们,我爱你们!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组成员、书院资深骨干义工、第68期国学启蒙幼儿养性四-2班主班老师 徐凤梅。邮箱收稿日期:2024418日。】  

偷得浮生半日闲

视觉盛宴:闻道郭西千树雪

视觉盛宴:闻道郭西千树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