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年“心得”

(2024-02-05 20:33:13)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新年“心得”     今天是2024121日,新的一年已经过去20天,这段时间脑海里浮现的全是2024年元旦三天假期在书院度过的场景。我一直被震撼着、感动着、激励着、内心充满无限的快乐、幸福与温暖。

   首先,启蒙班家长们的养生舞比赛震撼了我。先生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书院的孩子和家长,每个学期都要亲自为家长们做系列家庭教育讲座。2023年秋冬季,先生在家长学堂里围绕“生命健康”这一主题,先后做了六次讲座。除此之外还安排书院骨干老师带领家长学习养生经络舞。一学期下来,家长在身、心、灵方面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为了鼓励和激发家长们学习经络舞的热情,在本学期最后一次家长学堂课上进行了养生舞的比赛。很荣幸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名评委,本以为这种形式的比赛能有家长来参加就不错了,结果比赛的场面让我为之震撼。家长们不仅来了,而且每个班参与率都很高,有许多班级还统一购置服装。比赛开始了,观众是书院小弟子,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走上舞台参加比赛特别兴奋,用热烈掌声和呼喊为家长助威。但当比赛音乐响起,孩子们立刻静下来,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家长。

家长也因为孩子在看着自己,心里一定发愿把最好的风貌和动作展示出来,为孩子做榜样。参赛的11个队伍,每个队都意气风发,志在必得。舞台上,家长们动作整齐划一,面带微笑;舞台下,孩子们安安静静,充满笑容。参赛的队伍中有孩子妈妈、奶奶(外婆)、还来了不少爸爸,但无论是谁,他们都在认真地做着,努力把每一个动作做规范。

作为评委在打分时,我也有很多犹豫,因为每个队都不错,看着他们认真对待的态度,实在不忍心扣分,于是精神风貌这一项我给每个队都打了满分。像这种形式的比赛,只有彭城书院才能组织这么好,只有书院的家长才能配合得如此默契,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好,希望书院的孩子将来能超凡脱俗,成为国之栋梁。新年“心得”

其次,1231晚的梅花诗会感动了我。每年的最后一天都是书院人通过梅花诗会辞旧迎新的日子。今年的梅花诗会气势比往年更恢弘,节目更精彩。表演者既有耄耋老人,又有三岁孩童。为了这一天,大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尤其是节目组老师,为了这一场演出,他们在繁忙工作期间挤出时间参加排练,很多时候是吃不上饭的。这些老师别说专业,甚至连业余都算不上,可是这些节目演出的效果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尽管没亲临现场,但通过观看后续发出的视频仍然能让人惊叹!早教孩子的《闪闪红星》;福德班长辈的《灯火里的中国》、《天之大》;国学班的《重回汉唐》……为什么不专业的演员却演得胜似专业,最好的答案就是:因为我们是书院人!

除了舞台演员,为这次诗会服务的义工老师基本都在各自岗位默默守候。有的冒着严寒在大门口和楼道口迎宾;有的在会场外看守道具;有的在后台操作音响;有的楼上楼下忙着喊场;有的在会场忙着录像拍照,只为把更多美好时光留住;更多的老师带着孩子在指定地方候场,一切井然有序。作为其中一员,我看到很多令人感动的场面。

感动之一:本次梅花诗会的演出现场距离书院有点远,尽管组委会倡导大家绿色出行,但毕竟牵涉的人数太多,所以停车成了一个大问题。在书院,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急需之时大爱的刘峻铭老师为书院租来一辆大巴车,立刻解决停车难问题。刘老师幽默,智慧,有大爱,关键是组织力和号召力都很强,是新时代的“人民好警察”,更是书院人的标杆!

感动之二:在侯场区,我看到参加演出的孩子大部分没有化妆。于是,几位老师便开始给孩子化妆,梳头。演出女孩较多,这些老师不怕麻烦,给所有孩子编出活灵活现的小辫。整个过程她们不紧不慢,耐心梳理每位小姑娘的辫子,对每一位前来编辫子的孩子都充满微笑和浓浓的爱意。负责化妆的老师则心无旁骛地孩子给孩子化妆。需要化妆的孩子实在太多,而调皮孩子的妆一会就掉了,老师就给细致补上,没有埋怨,没有批评,有的只是耐心与爱心。有些家长看到化妆老师太少,便拿出自己的化妆品参与化妆队伍中。整个下午这些老师和家长一直在忙着给孩子化妆、补妆,晚饭也顾不上。正因为有了这些老师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不张扬,不邀功,梅花诗会才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新的一年最激励我们的莫非先生在梅花诗会上的致辞:《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先生满怀激情的话语里怀揣一颗慈悲心、智慧心、勇猛心、光明心、圣人心。正因如此,先生人生充满光芒,无论经历多大困难,17年初心不改,道心不退,照耀着每一位走进书院弟子的迷茫心、困惑心、懒惰心、嫉妒心……从而觉悟、蜕变、坚持、升华!

新年“心得”

再者,元旦上午的“六实”共修唤醒了我。当天上午,先生为了我们做了《心有多宽,福就有多大;德有多厚,福就有多深》的主题分享。先生的赋能激励着每一个现场的弟子。先生一开始便抛出热点话题:很多人都向往洪福齐天,其实清福才是最难享。清福就是无病、无灾、无忧、无虑,身心安稳,回归我们的本性。最近身边的一位同事和亲人都因病做了大手术,所以我对“清福”感悟更深刻。世人向往物质生活极度富有,把有官做,有钱花,玩遍天下名山胜水,吃尽天下山珍海味,便认为“有福”。可是当疾病来临、渎职犯罪、生意遇挫时,往往无法面对,甚至走上极端。

先生在赋能中讲到,这个世上能人不少,但圣人不多,能人和圣人之间的差别在于一个心胸。心胸宽广,福花自开,要做到宽广的胸怀,必须具备凡事向内求的品质,时时有颗感恩的心。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也要感恩,感恩的人最有福。先生还告诉我们除了感恩,还要学会“感怨”——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人和事都是我们为自己培福的契机,烦恼来了,转变心念,福至心灵。

先生自元旦之后的每日六实打卡也时刻在激励着我,每天期盼并阅读先生的打卡,又是共修路上的一种加持。受其影响,我每天也开始认真写感悟,从以前一句话,一件事增加为至少两段话、两件事。坚持去做,发现这又是一种享受。

2024年已经启航,初始的一段行程,我每天都充满力量,心静之时,常为自己能走进书院而感到幸运。这种感受是常人无法体验的,也是给别人讲不明白的。曾经,我向身边朋友和亲人推荐书院,希望他们能走进书院,但有很多未能如愿。归其原因,缘分未到,自己修得不好,身上俗气太重,没有光芒,无法影响和照亮身边的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老老实实跟着书院走,别无他求!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一组成员、骨干义工、启蒙班教师 徐凤梅。邮箱收稿日期:202423日。书院邮箱:pengchengshuyuan@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