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1年进入彭城书院福德班至今,我紧跟书院的步伐,在先生的引领下修身求道,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提升生命能量,感到身心和家庭越来越和谐了。第二轮“六实”活动已经开展快半年了,刚开始报名时,我因为犹豫,所以一直没有报名。推进会上,先生的赋能以及曹桂莲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力量,当天晚上回家后我就报名进入了第二轮共修。现在想想,如果我没有参加此轮的“六实”共修,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状态?肯定是和很多人一样,每天睡到自然醒,无所事事,让自己的生命空转。
先生说:“能够把握早晨的人,才能赢得人生。”作为我们的大家长,先生每天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六实功课,时时都在抱一精进,为我们作表率。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勤于修习呢?现在的我,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与大家一起静坐、读经,做拳操舞。白天抽时间抄经,唱德音雅乐。每天晩上九点聆听先生一章《道德经》智慧解读,跟随刘思苇老师诵读《问道心得》一章,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在书院的这三年里,我受益良多,身心灵都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先生为我们福德班讲解了《道德经》、《了凡四训》、《朱子家训》等。学习后,我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睿智哲理,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通过学习,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有了新的认识。为父母尽孝道,不仅要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要多陪伴,精神上对他们多关心关怀。
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先生曾经说过:“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我们作为长辈,要给儿孙树立好的榜样,要教育子孙明理归道,行善积德。我们要传承良好的家风,因为孩子出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什么都不懂。孩子的第一步是父母扶着走的,每一句话都是父母教的,上学第一天是父母送去的。孩子的一日三餐是父母给的,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孩子就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包括陋习。所以,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唠叨不止,要让他们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把中华美德传承下去。这样才能从小爱上升到大爱,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语善、视善、行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先生说:“夕阳无限好,何叹近黄昏。”我们应该经营好人生下半场,正己化人,教化子孙,走光明大道。不要纠结于过去,而是活好当下。弘一法师说:“人在换运、转运之前都会特别痛苦,诸事不顺,处处坎坷,要经历备受煎熬的一段时间。凡是让一个人痛苦的事情,都是来渡他的。”所以当我们感受到煎熬、痛苦、折磨的时候,不要沮丧,那些我们走过的弯路,经历的痛楚,回头看都是化了妆的礼物,都是来给我们增能长慧的。按照先生教导的去做,历事炼心,在人生的每一寸时空中修身求道。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比较执拗的人,进入书院,尤其是参加“六实”共修以后,提升了生命能量,改变了我固化的思维,境随心转,遇事不再那么急躁了,也不再总是要去争对错了。每天读《道德经》,读《道德经》就是读自己;每天做六实功课,晚上参加第六轮《道德经》共修;把时间、精力聚焦在自己身上,随时觉知自己的念思言行是否合于道。觉察自己、转化情绪,活在当下,接纳自己,这是一生的功课,不能跨越,不能忽视,这是修行的基本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风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自始至终都在自己手里,一切都取决于当下选择。
书院给我带来智慧,带来力量,更带来命运的转变,我会一直追随书院,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在我的感召下也步入彭城书院,来接受圣贤大道,来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感恩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恩先生智慧引领!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九组成员、福德班学员、启蒙班助教老师、书院骨干义工 乐紫霞。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12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