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刘昌盛老师文章:把家庭办成书院

(2023-12-14 19:33:22)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刘昌盛老师文章:把家庭办成书院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很多传统文化爱好者通过各种方式从四面八方走进彭城书院,在这里修身求道。彭城书院坐落于古城徐州青年路老街坊5创办于200751日,是全国首家完全公益性质现代书院,其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书院有中华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讲坛、二十四节气茶会、四季诗会、远足游学等传统文化活动,被誉为当代徐州的文化地标。

目前,书院定期开办儿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幼儿养正班童蒙养性班少年养志班等;有国学师资研修班;有周日国学班;有子衿学堂;有老年福德班等等。书院附属明德学府开办了幼儿早教书院的国学教育涵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这里青砖黛瓦,书声琅琅讲学论道之声不绝于耳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在这里接受经典教育,汲取圣贤智慧。最重要的是书院是公益性机构,所有活动皆为公益性质,读经、讲学、诗会、茶会、论坛等各种活动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么好的地方,不想来我便在好友旌德先生推荐下,于2018年初走进了彭城书院进来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转眼已经六个年头。几年来,却也未曾想过要把家庭办成书院,直到今年夏天听了台湾东华大学陈复教授在书院作《书院精神与中华文化:如何开启中国书院教育的新篇章》专题报告,启发了我。陈教授自己的人生已过半百,有三点特别值得感喟:第一,人生的真正价值不是你从社会攫取了多少财富,而是通过给他人与社会的奉爱,实现两个目标:好生与好死。第二,彭城书院开辟了公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大家应该把每个家庭都办成一个书院,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弟子来培养,这样才能真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第三,这些年自己在人生之路上经历了很多风雨,遭遇过不少灾祸,因为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滋养才得以逢凶化吉!

因此,我就生发一念要让书院走进家庭。把家庭办成书院,当然不是形式上的,而重要的是书院的精神进入家庭。我觉得有这样几条:首先,家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育主要有三个环境,一是家庭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三是学校环境。有人说家庭环境占70%以上,可见家庭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如果走进一个家庭,看不书柜,看不见书籍,要说这个人是一个读书人,那是难以置信的。所以当走进一个家庭,首先看有没有书柜,再看书柜里放的什么书,就基本知道这个家庭的文化氛围

在硬件上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为孩子腾出地方。把自己的书橱换成孩子的书橱,把专业书籍、通俗读物换个地方,请进中华经典。除此之外,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吵闹声、电视声、刷视频声变为读书声。家就如同一台戏,生旦净末丑,各人唱好各人的角色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更不能失位。家庭教育重在传身教。如《道德经》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汉风先生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我们用自己的做到去影响孩子。

其次,要让书院精神走进每一个家庭。彭城书院的精神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弘扬传统文化是事业,温暖世道人心是宗旨。学习传统文化不只是在书院,在家里也是如此,要把家作为一个道场,让书院精神在家里延续、延伸。汉风先生说:“人生要做到三大:一是人生要有大目标二是生活要有大境界三是做学问要下大功夫。”《古今贤文》说:“小人常立志,君子立常志。”我们要教育子孙后代从小要树立远大大目标,志存高远;人来到世界上都是有使命的,要有家国情怀,要想着怎样才能利益国家、社会、他人并落实在行动上。

我们在生活上要返朴归真,有胸怀,有格局,有境界;做学问、干事业要努力,不懈怠,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经受挫折仍不断向前《问道心得》说的好:“小磨难能磨练出小人物,大磨难能磨练出大人物。”因此,小磨难有小成功,大磨难有大成功,不磨难难能取得成功让书院走进我家,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书院的分院这正是秉持书院温暖世道人心的宗旨,做弘扬传统文化的事业。如此,社会和谐了,家庭和谐了,事业和谐了,身心和谐了,“四和”就将会滋润着社会、家庭、单位和每一个人。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九组成员、福德班教委会成员、书院骨干义工 刘昌盛。邮箱收稿日期:20231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