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实”三组三人心语

(2023-09-26 09:51:51)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六实”三组三人心语

       1、 韩小梅:做到才能得到

 带着期盼、激动,和对甘秘境和桑科草原的神秘,开启了甘南义工成长营研学之行途中经历的每一个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这次游学我不像很多精进的老师们一样,当下就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觉醒但随着时光推移,我发现那些经历慢慢的滋养着我,让我去体悟,去觉知去增能

到了甘家秘境游我们一起游八角古城在这里第一次与先生近距离的接触照相景,感受到先生的温暖、亲切、可爱。没想到先生的照相技术水平还很高哟。选景让我们做动作抓拍,一气呵成。拍出的照片,都让我们佩服赞叹,满满的幸福感。

 晚上入住阿米贡洪草原。在草原上,先生给我们开启了智慧讲学“放下”。先生说:“不追悔过往,不担忧未来,永远活在当下”。这三句话让我思绪万千。我是一个常常纠结过去,又不放心孩子的未来等等一些家庭琐事,搞得心情郁闷,身心不适。“永远活在当下”,这句话滋润着我的心,让我开始知道了应该把时间放在自己身上,去做一些利他的事情。认识自己的短板、习性、秉性,挑战它,改变它,提升自身能量去影响家人,影响更多的人。

“微闭双眼,挺直脊柱,放空自己。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放下。”我们跟随着先生的引领在这个当下把我们所有的烦恼,所有的不快,所有的疾病,所有的祸患,都交付出去,统统交给这片草原,交给大地母亲,我的心是空的,是无的。”当时那一刻全身是难受的,不自在的,好挣开身体的束缚,让自己轻松下来,可就是挣脱不开。我知道,我的杂念太多,背负的太多。太多琐事,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遗憾没放下,所以导致身心不适。随着无量心的音乐,自己的身心才慢慢平复下来。

接下来先生拷问我们要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在心里回答你今天参观的八角古城,和你来之前想象的是一样呢?还是比你想象的美呢?还是不如你想象的美呢?我心里真诚的回答“是不如我想象的美。”当时到八角古城看到实景时,心里确实失望。先生说:真实的永远没有想象的美好!我们一定要明白:只有不的心境,没有不好的环境。心境好了,一切都好了。来,虽然自己有些高原反应,身体不适,但没影响到心境,不管天气如何,我都能愉悦接受

在回来的火车上,上卫生间的时候打开门,看到里面很脏,我立马转身把门关上走开了。回到座位上,想起先生在阿米贡洪草原给我们赋能时分享的一件事:早上,他上公共卫生间看到里面不干净,就把卫生间打扫的干干净净。顿时很惭愧,这就是做呀,光说不做等于零啊。先生是随时随地都在做无我利他的事。而我呢?听完知道了,到做事时就抛之脑后。那我跟先生来甘南游学的目的是什么呀?不就是增能长慧吗?我当下忏悔,心想下次去时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真正做起来。等第二次去卫生间时,卫生间虽然不像上一次那么脏,但也不干净。这一次我没有逃避,选择打开冲水器,把卫生间冲干净。当你真正做时,心是平静的,而过后是愉悦的。

这次游学不仅享受了大自然的馈赠,也拿到了先生的赋能三个主题的智慧和能量:“放下”、“增能”、“长慧”这些会一直滋润我的人生,让自己变成一个心系他人的人和脚踏实地去实干的人。感恩先生,感恩所有老师们的陪伴。

2、踪冠兰:让孩子从内卷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上个月底举行的资研修班先生再次唤醒了我对生命的认知。先生说人生最苦的就是我执。世俗父母渴盼孩子出类拔萃,而智慧的父母则引领孩子超凡脱俗。在当下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焦虑的其实我也一样。在家里,我一刻也不敢放松对孩子的学习监督,特别固执的认为孩子的成绩好将来生活才能好。如果孩子成绩进步了心里是欣慰的退步了我的心里就开始焦虑不安

仔细想一想,我们一直强迫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逼着孩子加入内卷的洪流中,导致孩子不堪重负、痛苦不堪,作为家长也痛苦焦虑不堪原因究竟是什么?先生说,不要埋怨,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是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心不定,慧不生,能量不足,心随境转。只有我们先做好自己,先觉醒、开悟,明白教育的真谛,孩子才能从内卷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先生在研修班上强调:对于孩子来说,学习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学习第三。对于学习,只要孩子努力就应该得到肯定。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与生命状态,不要老盯着他第几名。最负责的父母是引领孩子走上自我成长的合道之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天命和使命所以,不要过度担心,不要拔苗助长。我们不能总有俗人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超凡脱俗。感恩书院先生对我们的传道、授业和解惑。我会一直跟随书院走在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道上。 

          3、徐娇娇:带孩子连根养根

老家是根,我们要连根养根,常回家看看自从先生讲了《家和万事兴》的系列讲座,我意识到我们自从2020年搬家后,就很少回老家住。每次都是匆匆的来,从老家带米、带面、带油、带青菜,然后又匆匆的回到新家。与公婆少了许多交流和陪伴,多了几分牵挂。所以这次带着孩子还有外甥女,想在家多住几天,同公婆好好聊聊天谈谈心。

早晨我给公公打电话告知我们即将回家的消息,从公公的言语中就感受到强烈的喜悦之情。我们还没到家呢,婆婆已经把小姑姐叫过来为我们准备午饭了。回想起以前,几乎每次都是这样,热菜热饭热汤,还有热情的公婆和小姑姐。孩子们到家,也没了拘束,顾不上烈日当空,拿着铲子去挖泥。去吧去吧,放开束缚去拥抱大自然吧。只见孩子们,一会儿撵鸡,一会儿赶鹅,一会儿喂羊,不亦乐乎。

公婆年龄都已过七十,每天依旧辛勤劳动,闲不下来。公公每天3点多就起床了,去打理村里的垃圾桶,等待垃圾车将前一天的垃圾带走,为新的一天留下清洁干爽。婆婆五点多也起来了,准备早饭,收拾家务。每天的灶台上都是一尘不染,干净整洁。这一天,我也早早起来与同修老师们一起静坐,读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们就该回去了。看着公婆满眼的不舍,我承诺今年过年一定回老家,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公婆眼里带笑地看着我们离开。回去的车上,小姑姐拿出公婆悄悄塞给孩子的200块钱说:咱爸妈的一点心意。他们比较忙,也不会买衣服,这钱就当是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怕你不肯收,就先给孩子装兜里了。

此时我的心都被融化了,公婆没有退休金,靠着几亩薄田和喂羊,攒下来一点微薄的收入。他们不要子女的奉养,坚持着只要能动,就不伸手向子女要钱花的原则,满心为子女着想。能嫁入这样的家庭,也是我三生有幸!感恩公婆待我如亲生子女。祝愿天下的父母与公婆都能健康喜乐,阖家幸福!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