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实”三组三人心语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到了甘家秘境游,我们一起游八角古城。在这里我第一次与先生近距离的接触,照相,观景,感受到先生的温暖、亲切、可爱。没想到先生的照相技术水平还很高哟。选景,让我们做动作,抓拍,一气呵成。拍出的照片,都让我们佩服赞叹,满满的幸福感。
“微闭双眼,挺直脊柱,放空自己。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放下。”我们跟随着先生的引领:“在这个当下,把我们所有的烦恼,所有的不快,所有的疾病,所有的祸患,都交付出去,统统交给这片草原,交给大地母亲,我的心是空的,是无的。”当时那一刻,我全身是难受的,不自在的,好想挣开身体的束缚,让自己轻松下来,可就是挣脱不开。我知道,我的杂念太多,背负的太多。太多琐事,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遗憾没放下,所以导致身心不适。随着《无量心》的音乐,自己的身心才慢慢平复下来。
接下来先生拷问我们:“要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在心里回答。你今天参观的八角古城,和你来之前想象的是一样呢?还是比你想象的美呢?还是不如你想象的美呢?”我心里真诚的回答“是不如我想象的美。”当时到八角古城看到实景时,心里确实有些失望。先生说:“真实的永远没有想象的美好!我们一定要明白:只有不好的心境,没有不好的环境。心境好了,一切都好了。”后来,虽然自己有些高原反应,身体不适,但没影响到心境,不管天气如何,我都能愉悦接受了。
在回来的火车上,上卫生间的时候打开门,看到里面很脏,我立马转身把门关上走开了。回到座位上,想起先生在阿米贡洪草原给我们赋能时分享的一件小事:早上,他上公共卫生间看到里面不干净,就把卫生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我顿时很惭愧,这就是做呀,光说不做等于零啊。先生是随时随地都在做无我利他的事。而我呢?听完知道了,到做事时就抛之脑后了。那我跟先生来甘南游学的目的是什么呀?不就是增能长慧吗?我当下忏悔,心想下次去时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真正做起来。等第二次去卫生间时,卫生间虽然不像上一次那么脏,但也不干净。这一次我没有逃避,选择打开冲水器,把卫生间冲干净。当你真正做时,心是平静的,而过后是愉悦的。
这次游学不仅享受了大自然的馈赠,也拿到了先生的赋能三个主题的智慧和能量:“放下”、“增能”、“长慧”。这些会一直滋润我的人生,让自己变成一个心系他人的人和脚踏实地去实干的人。感恩先生,感恩所有老师们的陪伴。
2、踪冠兰:让孩子从内卷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在上个月底举行的资研修班上,先生再次唤醒了我对生命的认知。先生说,人生最苦的就是我执。世俗的父母都渴盼孩子出类拔萃,而智慧的父母则引领孩子超凡脱俗。在当下,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焦虑的,其实我也一样。在家里,我一刻也不敢放松对孩子的学习监督,特别固执的认为孩子的成绩好将来生活才能好。如果孩子的成绩进步了,我心里是欣慰的;退步了我的心里就开始焦虑不安。
仔细想一想,我们一直强迫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逼着孩子加入到内卷的洪流中,导致孩子不堪重负、痛苦不堪,作为家长也痛苦焦虑不堪,原因究竟是什么?先生说,不要埋怨,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是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心不定,慧不生,能量不足,心随境转。只有我们先做好自己,先觉醒、开悟,明白教育的真谛,孩子才能从内卷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先生在研修班上强调:对于孩子来说,学习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学习第三。对于学习,只要孩子努力就应该得到肯定。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与生命状态,不要老盯着他考了第几名。最负责的父母是引领孩子走上自我成长的合道之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天命和使命。所以,不要过度担心,不要拔苗助长。我们不能总有俗人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超凡脱俗。感恩书院,感先生对我们的传道、授业和解惑。我会一直跟随书院,走在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大道上。
老家是根,我们要连根养根,常回家看看。自从先生讲了《家和万事兴》的系列讲座,我意识到我们自从2020年搬家后,就很少回老家住。每次都是匆匆的来,从老家带米、带面、带油、带青菜,然后又匆匆的回到新家。与公婆少了许多交流和陪伴,而多了几分牵挂。所以这次带着孩子还有外甥女,想在家多住几天,同公婆好好聊聊天,谈谈心。
早晨,我给公公打电话告知我们即将回家的消息,从公公的言语中就感受到强烈的喜悦之情。我们还没到家呢,婆婆已经把小姑姐叫过来为我们准备午饭了。回想起以前,几乎每次都是这样,热菜热饭热汤,还有热情的公婆和小姑姐。孩子们到老家,也没了拘束,顾不上烈日当空,就拿着铲子去挖泥。去吧去吧,放开束缚去拥抱大自然吧。只见孩子们,一会儿撵鸡,一会儿赶鹅,一会儿喂羊,不亦乐乎。
公婆年龄都已过七十,每天依旧辛勤劳动,闲不下来。公公每天3点多就起床了,去打理村里的垃圾桶,等待垃圾车将前一天的垃圾带走,为新的一天留下清洁干爽。婆婆五点多也起来了,准备早饭,收拾家务。每天的灶台上都是一尘不染,干净整洁。这一天,我也早早起来与同修老师们一起静坐,读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们就该回去了。看着公婆满眼的不舍,我承诺今年过年一定回老家,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公婆眼里带笑地看着我们离开。回去的车上,小姑姐拿出公婆悄悄塞给孩子的200块钱说:“咱爸妈的一点心意。他们比较忙,也不会买衣服,这钱就当是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怕你不肯收,就先给孩子装兜里了。”
此时我的心都被融化了,公婆没有退休金,靠着几亩薄田和喂羊,攒下来一点微薄的收入。他们不要子女的奉养,坚持着只要能动,就不伸手向子女要钱花的原则,满心为子女着想。能嫁入这样的家庭,也是我三生有幸!感恩公婆待我如亲生子女。祝愿天下的父母与公婆都能健康喜乐,阖家幸福!感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