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史一然老师文章:秉持一颗道心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在甘南游学出发之前的说明会上,先生一再提醒我们,要用平常心对待一切的发生。不管境遇如何,重要的是能从中拿到能量,成长自己。大草原的朝霞万丈、星空璀璨固然令人向往,但阴雨绵绵,寒风凛冽又何尝不是天地之造化,自然之景象呢!无论天气如何,太阳就在那里,星空就在那里,肉眼并不可靠,慧眼才能观得天象。
智慧如先生。总是能寥寥数语为我们惟微的道心注入能量,引正航向。我辈俗人总是执着于事相,执着于得失,常常感叹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诸多无奈,苦不堪言。圣人老子已经为我们勘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而那个“可欲、不知足、欲得”的心,已是自私自利、狂妄执着,离道万里了。
这些年跟随先生在书院熏习,修的就是一颗道心。先生言传身教,诠释了何为道心。先生说,要去帮人助人成就人,要常怀无我利他之心;先生说,要光光明明,无私无染,永葆纯净赤子之心;先生说,要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效法天地圣人之心。在书院举行的师资研修班的特别活动上,先生每一次都会带我们点亮心灯,引领我们生起忏悔心、宽恕心、感恩心、祈祷心、发愿心……
先生曾为我们讲述他的亲身经历:有一次在所乘坐的公交车途经医院时,上下车人流如织,先生兜里刚领取的几千元讲课费也在不经意间不翼而飞。面对如此损失,先生没有懊恼,没有抱怨,只有祝福,希望这笔钱能帮到急用它的人。还有一次先生傍晚回家,路上遇到了卖萝卜的老人,先生将老人剩下的萝卜悉数买下,为的是能让老人早点收摊回家。先生将买来的萝卜趁着新鲜分送给楼上楼下邻居,既不浪费食物,又和睦了亲邻。这些都是发生在日常的小事,却无一不体现了先生的慈悲仁爱之心。
跟随先生久了,冥顽刚强之心也柔软了许多。曾经的自己贡高我慢,喜欢辩解,家人送我“常有理”之称,不知惹恼了多少人。进了书院,才知道凡事都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常思己过,莫论他非”。学习《道德经》,才明白了“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道理。先生更是亲身示范了如何“闻谤不辩,受辱不答”。如今的我,虽还做不到念念为正,但能时刻警觉,时时观照,不让自己的心离道太远。我已明确地知道,此生所感所遇所受,都是果,唯有欣然接受方能不落窠臼;而自己的所念所言所行,皆为因,唯有尊道贵德才能了缘解脱。
秉持一颗道心,从此便少了焦虑。不追悔过去,不担忧未来,只需安住于当下。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用心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秉持一颗道心,从此便少了抱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他人如何不用管,只需做好自己。
秉持一颗道心,从此便少了彷徨。岁月如梭,时不我待,精进抱一,直达彼岸!
师资研修班上,先生为大家现场答疑解惑。问题层出不穷,先生的答案简洁明了,一以贯之。大道至简,而真正落实,关键还是“老实、听话、实干”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修身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幸得先生时时智慧引领,书院同修同心同德,携手同行,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呢?我愿此生追随先生,追随书院,合于道,传播道,成为道!
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一组成员、书院资深骨干义工、教务中心负责人 史一然。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