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有福的家长看过来

(2023-08-31 11:52:17)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院生香
特别推荐:有福的家长看过来

我来彭城书院快两年了,这期间听过很多次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讲的传统文化课程,真的是改写了我的人生。昨天跟朋友聊天,被问到“书院都教什么?”我说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你来了才能知道她里面的奥妙和中华优秀传统的价值,而且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朋友当时就跟书院老师取得联系,要带孩子来上课,真是替她感到高兴。因为她的孩子刚4岁,而我早些年就吃了世俗教育的亏,如果不是有幸遇到书院这个圣贤教育的大熔炉,这会儿在哪里哭还指不定呢!在家长学堂我经常听到优秀家长的分享,真是羡慕。我知道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

我家两个孩子,相差11岁。老大出生的时候我看他就是一个宝贝,感觉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宠着溺着,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但也是能做的尽量满足他。80后的我们吃了很多生活的苦,所以就告诉孩子:你要好好努力学习,将来不要跟爸爸妈妈一样吃苦受罪。于是我们拼命工作赚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生怕错过哪个“名师”。各种兴趣课只要孩子想学,那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学,而我生怕浪费了“人才”,也害怕浪费钱,所以孩子学习的时候我就各种唠叨不停。

最糟糕的是我带有各种功利心让孩子学习,比如学了钢琴目标就是10级,学了围棋目标就是5级,孩子的各类学科必须满分等。孩子在我这种高压政策下,开始变得任性不听话,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在歇斯底里中丧失一个母亲的理解、宽容与慈悲。孩子越来越讨厌我,人家说可怕的14岁,我体验到这真的是一个母亲的不幸。而这一切怨不得别人,都是我自己播种,亲自管理收获的结果。但那时候,我并知道是自己的问题,反而觉得孩子出“问题”了。我开始寻找“治疗”的方案。也许是老天爷眷顾我,让我几经生死走进了彭城书院。以前总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思想,甚至是迷信,但来到书院彻底打破了我的偏见,重构了我的认知。

我们家第二个孩子是4岁开始来书院的,西安游学回来她跟大家说:“我最喜欢汉风先生。”那一脸的小骄傲,真神气!别看她平时不说话心里却有数。谁不喜欢跟高能量的人在一起呢?而我也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在书院,两年的传统文化学习让我知道了人分为:圣人、贤人、君子、俗人、小人、罪人。圣人是像老子和孔子那样利益天下的人;贤人是利益一方的人;君子是自利利他的人;俗人是自私自利的人;小人是损人利己的人;罪人是作恶多端的人。这样看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孩子长大后你想让他做哪一类人呢?世俗教育几乎无法让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那一类人!

有人用“填鸭式”来形容现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各种学习,各种考试,各种补课,家长和老师几乎都是通过分数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而先生在家长学堂上告诉我们:每个生命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是楠木;有的人是小草;有的人是水里游的鱼儿;有的人是草原上奔跑的骏马……如果大家都觉得楠木好,于是采取各种方式去改造和变异其他物类,可是小草、鱼儿和骏马能变成楠木吗?我突然发现如果这样看问题就不会再去为难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先生说,很多事情就是一层窗户纸,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机会去捅破它。到这时,才真正理解了孔子说的“朝闻道,昔死可矣。”

先生说,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学,至于学习的结果要“尽人事,听天命。”我女儿就是记住了先生的这句话,所以小小的年纪心态就很健康。前段时间有个小表演,我路上鼓励她要加油,女儿说:“妈妈,不要紧张,能站在台上的都已经很优秀了。不要老想着第一,尽心尽力就行。”我当时还是担心孩子不努力去做这件事。但是当表演结束后,女儿又一句话震惊了我,她问我:“妈妈你觉得我怎么样?”我说:“这次比上次进步很大。”女儿高兴的说:“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一次比一次进步就好,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真想不到这是6岁孩子说出来的话,要知道我是来到书院之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所以我们通过在书院学习圣贤经典,自己的生命就在不断升华。先生讲经典就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从中学会了做人,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又怎么会不成器呢?

先生还说,一个孩子的道德品质、言行举止跟这个家庭的成员,特别是父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自己却在外面逛街买零食,玩手机,打游戏。其实这类家长真的就像先生讲的就是在寻找心里安慰,结果当然是劳而无功。能量低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是六神无主,看人家学什么就跟着学什么,完全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天赋,更不考虑孩子是否心甘情愿。孩子没有内驱力,上的补习班再多也是白白浪费金钱,无端耗费时间和精力。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语“书香门第”。其实教育很简单,你做什么,孩子就跟着学什么;你读书孩子就跟着读书,你打游戏孩子就看抖音;你习惯浪费他肯定也不会节俭。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你给他输入什么他就输出什么,这是铁的定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总是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补习班上面,这样一定是本末倒置的。我们家长要不断增能长慧,才能提高家庭的和谐度与生命力;要坚持修身养性才能在世俗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有了这些肥沃的土壤,孩子才能更好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我非常感谢书院,就像大家分享的一样,我说不出这里究竟有什么好,但她就是那么的好,她让我们的生命受到滋养,心灵充满阳光!传统文化改变了我什么我说不出,我只知道每次听完课心里又敞亮了许多;孩子在这里究竟学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孩子变得越来越温柔婉约,懂礼貌,明事理了…….快两个月没有听到敬爱的先生讲课了,心里感觉缺少了什么。知道先生到处在传播圣贤大道,播撒爱,感恩先生!祝先生身体健康,平安如意!祝福书院越办越好!祈愿更多的人来彭城书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祝福国泰民安、世界大同!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第65期幼儿养性3班 张书宁家长、22期中华智慧女子研修班学员 李园。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8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