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起的思考

(2023-08-03 19:39:42)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起的思考

“第四期夏令营你还来吗?”小刘同学问小周。

“可能要来吧,我妈可能给我报名了。”小周同学回答。

“我可能也得来,估计我妈也给我报名了。我妈不喜欢我,她说我在她跟前,得少活10年。”小刘同学说。

“我妈也不喜欢我,因为我太调皮了,肯定得继续给我报第四期。”周同学接着说道。

“第四期再来,我要把我的XXX卡带来,咱们一起玩。”

这是两个七岁小朋友的聊天,我坐在旁边抄经,没有打断他们的谈话,也没有解释我们的夏令营没有第四期了。等他俩聊完之后,我就问你们怎么说妈妈不喜欢你们啊?妈妈是最疼你,最爱你的人。小刘先回答:“我妈就是不喜欢我,她还拿遥控器砸我,把我送到夏令营就是想自己清净几天”。

“我妈也是,在家天天唠叨我,烦死了”周同学抢着吐槽自己妈妈。

“既然你们认为妈妈都不喜欢你们在家,才把你们送到夏令营,那咱们就趁不在妈妈身边的这几天,按照夏令营的要求去做,现在你们已经能整理床铺,自己洗澡、洗衣服,再过几天等夏令营结束时你们会学到更多本领,到时给妈妈一个惊喜好不好?现在时间不早了,你们先去洗澡。

“好吧”两个孩子回答。然后去洗澡睡觉,很快进入梦乡。

看着两个孩子睡着了,回想他俩的谈话,觉得非常值得我们家长和老师反思。七岁的孩子说话俨然大人的样子,看来家长在孩子面前就是这样说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念头孩子都能感知到,两个孩子都感知到妈妈因为自己调皮不喜欢自己,所以送到夏令营。他们看似不经意的谈话却真实暴露了自己内心的伤害。

在成人看来,他们还小,理解不了大人的一番苦心,所以我们要管教孩子,怎么管呢?说教和打骂实际上无论是说教还是打骂都是最糟糕最无力的教育方式。进入书院的家长和老师都知道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但又有多少家长能做到呢

反思自己教育孩子不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吗?作为家长,我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是为孩子好,所以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按照自己设计规划孩子的人生路线,结果导致亲子关系不和,孩子也未能如我所愿。自从进入书院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还死要面子,硬撑着不敢承认自己过错。前几天和孩子聊天,儿子还说,高一选科时,他想选化学,而我认为他不适合选化学,最后在老师和家长的一致要求下,选了生物从那以后他心里便有心结,一直到现在都没打开。先生常说,父母没有智慧就会障碍孩子;没有德行就会拖累孩子;自以为是就会毁灭孩子我就是那个毁灭孩子兴趣的罪人。

从师者的角度来说,也是一名不合格的老师。第二期夏令营结束,先生对我说你教了那么多年的书了,应该懂得惟有爱才是最好的教育。是的,作为老师,我对孩子的分别心还很重。第二期夏令营来了一个孩子,特别调皮,坐不住,读经也不读,到处乱跑,还总是摆弄音响,随便拿别人东西。一会不见,便给大家制造个“麻烦”对这个孩子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安排一位老师专门看着他,第一保证他的安全,第二看着他不让他惹祸。

晚上放学和家长交流时,便把孩子情况和家长如实反映,交流时肯定带着不满的情绪,说你一个孩子要占用我们一个老师的精力。第二天放学家长找到我们老师交流,问孩子有进步了吗?看得出家长明显焦虑我们当时就说,哪能这么快呢?第三天晚上,家长给我请假,说孩子明天有事,不来上课了。我看到家长请假信息的第一念是这孩子不来,明天的课堂可以清净了,但转念一想,我不该此想法,先生说生活处处皆考场,这一道考题我没过关。

最后两天孩子继续请假,我意识到不对劲,难道是我的言辞情绪伤害了家长于是便主动联系了家长了解情况。家长也觉得自己孩子太不守规矩,给老师麻烦。但这个孩子连报三期夏令营,家长便问第三期还能上吗?“能!”这次我自作主张答应了家长。

第三期这孩子果然来了,在分小组时,我首先把他要到我所带领的这一组,我要把第二期对他的偏见用“爱”补回来第三期我与这个孩子朝夕相处,一个星期下来,这孩子真的有了不少的提升。虽然还很闹腾,但知道帮我收衣服了;知道吃完饭告诉我一声老师,我吃饱了,先回宿舍了;知道用别人东西先说一声能借我用一下吗;知道了见到老师要行礼问好……一切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也为他的进步而欣慰。

我要感谢先生的智慧引领与不倦教诲;感谢书院给我们这么好成长的平台;感谢家长们对我们的信任;也感谢这个调皮的孩子,感谢他与另一个孩子的对话,才有了我这篇文章的素材,感恩一切的遇见!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资深骨干义工、公益启蒙班教师  徐凤梅。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8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