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台 记

标签:
原创登高旅游励志紫金山天文台随笔杂谈 |
分类: 游记 |
金陵七记之五
游 台 记
文/东方冷月
一辆小面包车拉到地堡城,缆车的起点。换票时讲明中途可在天文台站下车,买票游玩后再继续乘车上行到头陀岭。
原以为名叫天文台站,应是距天文台不远。下了缆车,顺路牌前行,方知车站离天文台馆要有几里之遥。——山路在背阴的山梁间忽上忽下,左旋右转,台阶小桥,高低错落,直走到腿酸脚软,方才到达。
天文台位于紫金山第三峰上。
牌楼石砌,三檐四柱,琉璃瓦色呈蔚蓝,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进入台中,梯道与栈道相联,历史与沧桑同在,毛石外墙和山色浑然一体,巨大的白色圆顶延续在一道山梁之脊;观象台,日晷,地震仪,天球仪,浑仪,简仪等依然故我地坚守在原来的岗位;两个不大的厅建成了张钰哲纪念馆和高鲁纪念堂;无人管理,无人讲解,也未看到有人办公,再加上游人稀少,便感觉少了生气。这座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台摇篮”的地方有些破败萧条了。
记得上学时来到此地,那时的我看世界满眼都是新奇,触目常有奇迹。感觉这山这台这古物这设施既神秘又科学,透过它可知天地苍穹日月星辰的由来,变化及成长;可知宇宙洪荒的飘渺虚浮和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心中便油然而生了人生的伟大和不易并存,时光的漫长和短促同在,油然而生了对从事这个事业的人的敬仰和钦慕。再来此地,已是人到中年,心态淡然了许多,思想却并未深邃多少。。。。。。
靠西南的一座两层小楼下有卫生间,进入方便吧。
突然从空倾下一道温热的油水,躲避不及,头发和短衫便有了几多水渍油迹。
昂头高喊:谁倒的油水,无人答理,再喊,音讯杳然。
转身从南面楼梯上到二层,只见刚才倒水的窗台下的走廊上厨具锅灶齐全,一个铁锅中尚有炊帚和少许的刷锅水残存,冒着袅袅娜娜的热气。
询问是谁倒的油水,一门虚掩,却无人应声。
推门一看,一位约50余岁戴眼镜的男人坐在桌前,正准备吃面,里边的床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子,哺育幼童。
我眼观男子,问:
“刚才是谁向下倒水?”
男子看我一眼:
“我倒的。”
“倒的什么水?”
“半杯开水。”
“为何会有油迹?”
未回答。
年轻女子过来,埋怨男子道:
“让你不要向下倒水,总是不听。”
又转身向我说道:
“对不起,我说他了。”
怎么办呢?下楼去吧。
经此一泼,便没有了继续游玩的兴致,女儿也大体上看完了要看的东西,说是有些累了,还要继续攀登高峰,便出台从原路返回。
大门口遇到保安,告知此事。问有无领导?答:那人是个临时工,领导今天都不在,等领导来时替你向他们汇报(保安说了那人的姓,这里就不再说了吧)。说话间,那所谓的临时工也来到门口,质问我道:
“已经给你解释过了,你还要怎样?”
我又能怎样呢?
我说:
“我不想怎样,只是希望你今后注意,这是一个卖票收钱的地方,不要再有这种行为,免得让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蒙羞!”
说毕而行。
背后竟传来了那男子和保安大声争吵的声音,直到走出好远,还能听到。
——是山音传远的原因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