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二年级单元整体教学全部资料
(2013-03-19 18:50:21)
标签:
教育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山寨》教学设计
灵宝市实验小学
2、出示读书要求:給诗标上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3、检查自学情况。(结合图片理解词语:七拐八弯、左转右转,指导写字:拐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踏上这七拐八弯的山路去找寻那美丽的山寨吧
二、学习课文:
1、一路美景,一路欢歌,我们终于临近大山 了,(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炊烟)是从哪里来的?(山寨)看到了袅袅的炊烟,我门离山寨已经不远了,高兴吗?读读这句话。可实际上远吗?你怎么知道的?(后两句)现在的心情呢?(无奈)指导朗读。
过渡:好累啊!这半天的路是怎么走的呀?请你自己读读第2小节,找出描写山路的词语,(指名上台表演走山路。)指导朗读。
过渡:真奇怪啊!难道山里的小朋友不住这里吗?让我们到第3小节找找他们吧!
2、生齐读第三小节。说说这里的人家住的地方有什么特点?(林遮树掩
3、小结:一路笑语欢歌,一路迷人景色,伴随着急切、无奈、失望又欣喜的心情,我们终于来到了林遮树掩的村舍,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旅行啊。
三、合作读议:
作者是怎样找到山寨的?
1、小组讨论,回答。
2、音乐伴奏依次出现画面:随着画面的推进,屏幕上依次浮现“七拐八弯、炊烟、林遮树掩、山寨、青藤、汪汪”等6个词语。接着,教师让学生再一次观赏画面,当屏幕上浮现出词语时,轻声读出词语,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配乐朗诵:顺着七拐八弯的山路,我们在寻找山寨,抬头向山顶望去,只见山上升起了缕缕炊烟。爸爸告诉我,山寨就在那里。我们爬上山坡,山上到处林遮树掩。走进树丛,看,山寨就在这里!一大片青藤垂挂在屋檐上。从哪里进去呢?几声“汪汪”的狗叫声终于让我们明白,原来,山寨的门在那里。
3、旅行结束了,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挑选一个小节把它背下来。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课件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青的山》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山寨》,欣赏到了山寨的朦胧、恬静之美。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奇山秀水、风景绝胜的人间仙境——美丽的武夷山,伸出手 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强调“武”,齐读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明示目标(课件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二、学习课文
(一)自主读识
1、老师知道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为了把课文读的更熟练,请大家自己试着再读读课文。
2、请每组四号同学站起来带读这些词语。(课件3)
(学写“爬”
(二)合作读议:
为什么游览武夷山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课件5)
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武夷山美在哪里? 把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读你找出来的句子。
3、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
山:
师:武夷山的山美,美在造型奇特,用一个字说就是奇(板书奇)
1、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山的造型奇特,指名读,
2、师范读
3、师:其实武夷山的奇秀山峰不止这些,三十六峰各具形态,那里的山峰还会像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课件7—12)谁能试着用这个句子把我们刚才说的连起来,(课件13)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1、师:武夷山的山除了造型奇特,还有一个特点是山势险峻,赶快从文中找找哪句话是写山势险峻的?瞧!这就是大王峰(课件14)站在山脚下,我们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山尖,只见那一条直上直下的石阶路一直通向遥远的天边。真是险呢!(板书险)
指名读。
指导生字“最(组词)通(结构笔顺)说写互评奖励
师总述: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武夷山山的造型奇特、山势险峻,此时此刻,我们站在大王峰上,俯瞰四周峰峦叠嶂,脚下绿树掩映,头顶白云飘浮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
身处其中,我们真是又惊喜、又迷恋请女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
水:
武夷山的山与众不同,那里的水更是清新诱人,大家看这就是九曲溪的水,你能用文中的哪句话来形容(课件14 15)
“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课件16)指名读,接读
我们看这两句话作者先说溪水很清,到底有多清呀!原来清得连水底的石头、小鱼都能看见。
又说溪水很静,静的如何呢?作者用了一个比喻。
你会仿照这个例子说一说吗?(课件17)
游览:
多美的一副风景画,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泛舟江上去游览一番。(课件19)
师: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欣赏山峰的造型奇特、山势险峻,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绕着九曲溪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漂行,只见两岸青山绿竹映入水中,上下山花青草点缀其间,就像一幅明丽的水墨画,船桨偶尔激起几滴水溅在身上,是那样地清凉舒爽,感觉就像进入了诗境、画卷中一样。。
1、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受?从文中找一个词语概括作者的感受,像这样游览山水就像进入诗境、画卷中一样,就叫入诗入画。(板书)
三、总结全文、配乐诵读课文。
写字“部、景、 沙、诗”(评价)
四、总结全文
灵宝市实验小学 李金丽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通过青青的山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到了“山寨”的神奇,欣赏到了武夷山的美丽。其实,距离我们很近的陕西省就有“五岳”之一的华山(出示华山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华山以奇险著称,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宋代的寇准在7岁时跟随父亲登华山之后,写了一首诗。(出示古诗)自己试着读一读,想一想,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2、那就大声的读一读,带上动作把华山的高险读出来,看能不能背下来?
3、学习《华山》,我们知道了华山特别的高。接下来,我们就跟随贺兴安老师一起去看山吧!
二、学习《看山》。
1、我能读
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都看到了什么?
2、从刚才的朗读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自信。谁来说说作者都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二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4、如果我们就是那位作者,看到这么美的山景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出示插图)指名说。
三、学习“读一读,写一写”。
1、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仿佛此刻,我们已经来到山顶,看到满眼绿树修竹,我们觉得山美极了!我冲白云喊一声,白云间有声音应和你;我拾一块山石掷向山谷,有惊飞的小鸟啾啾的埋怨你;我采一把松针,有松香黏黏地留恋我的指甲,我再闻一闻,仿佛能闻到山本身的气息......(出示段落)
2、自己试着像老师读一读这段话!可以试着带上动作。(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接读。
3、这么美的山,使作者又一次的来到山顶,冲着白云喊一声(师生接读)
积累。
作者笔下的山多么令人神往呀!学完了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后,同学们一定也从中也积累了许多好词语,老师真为大家高兴。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用上积累的好词语把这些图片描述出来?(出示课件)
同学们真聪明!其实,在我们灵宝也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山。它们虽然没有华山险峻,更没有武夷山的入诗入画,但却别有一番风味。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娘娘山”游览一番。(出示课件)欣赏完美丽的娘娘山,你有什么感觉?
娘娘山的山美,水更美。接下来请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四、写山。
五、总结。
灵宝市实验小学
二语组
今天,我们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组的三位老师有幸为大家执教的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青青的山”三课时的教学。这一单元和后面“清清的水”单元,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通过本单元的阅读和活动,应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川的雄伟、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的课文;难点是援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写一写自己所看到的山。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和科内增量阅读的需要,我们将原来六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用三课时来完成,进而为单元的集中增量阅读腾出空间。那么,如何既减少课时,让课堂“瘦身”,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呢?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教研室张老师一次次精心指导和我校领导的帮助下,老师们共同努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遵循的原则是简单、务实。凡是学生能完成的,就不让小组合作;凡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理解、记忆的教师就不再讲解;凡是课文本身的引力能调动学生兴趣,就不再使用别的刺激手段。
我们采取单元备课,在单元学习之前,让学生进行简单预习,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从《山寨》、《美丽的武夷山》两课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位老师始终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整体推进的原则。如:史云晓老师在执教《山寨》一课时,检测学生词语认读环节,通过问题“哪个词语是描写山路的”引出词语“七拐八弯”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并用动作表示;接着,出示图片加深理解后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并相机出示含有词语“七拐八弯”的句子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最后,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拐” “弯”。《美丽的武夷山》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山势险峻”一句时,指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句子“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然后有重点地指导学生理解“最”字的意思,记忆“通”的字形。这样,让学生在学字自学词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词语。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两位老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看,去读,去说,去想,去写,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三位老师为我们今后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做了较好的例子,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讨的话题。当然,其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