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评课稿
(2012-05-24 11:20:34)
标签:
教育 |
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七子之歌》听后评
(灵宝市第一小学
灵宝市抽人赛课活动中,我有幸担任了我校的点评工作。我始终认为每一次听课和评课,都促使了自己的关注和思考,从而也让自己在思考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次我听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回归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七子之歌》。这首诗歌是闻一多先生,在美国期间写组诗中的两首,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香港澳门渴望回归祖国,儿女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爱国之情。
下面我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发言稿写出来,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刘老师课堂的五大亮点表现在:
1、中心话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精读阶段,刘老师抛出了一个话题:“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的情感,这是课后的第一题。这道题的设计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教材在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刘老师则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课程标准,这是非常令人赞赏的地方。
2、背景资料,伴诗歌而巧融合
刘老师不同于其他的老师,有的老师往往在课的开始就将背景资料引入,常常没有想到,我这个时候引入合适吗?有什么作用呢?刘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时候,学到“三百年”引入了有关澳门的有关资料;学到“呼你不应”引入了有关香港的资料。做到背景资料与文本的巧妙对接,诠释了教学无痕的教学艺术。真正体现了背景资料为理解搭桥,为情感体验铺垫的作用,体现了背景资料引入的价值和意义。
3、回归视频,撼心扉而巧铺垫
这堂课中,刘老师插进去了一段视频资料,我觉得比图片好 ,对学生的情感起着极重要的渲染作用。也许前面的朗读、老师的引领,还没有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但此刻当百年梦圆的时刻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所有人都被激动、被鼓舞着,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顺理成章地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达到教学效果。古人说过:“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情动而辞发,当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感觉到不吐不快的时候,他们的写作就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因此说,这一环节,为下面孩子的改写做了很有效的铺垫。
4、课堂改写,教方法而易成文
刘老师在改写这个环节,先出示了澳门的前两句,并指名一个男生尝试改写。孩子回答得非常精彩:
你可知澳门是我的真名姓
我终于回到了你的襁褓,母亲。
孩子精彩的回答,是老师教学艺术的体现,是教师的功劳所在。在这个孩子的带动下,在教师的点拨下,所有孩子领悟了改写的方法,为改写的落实和饿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课堂练习,面全体而促发展
刘老师的练习卡设计得好。练习卡上的第一个内容是“我会写”,让学生写生字。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小学三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和落实的内容,在每天的语文课上,都应该拿出10分钟,让学生随堂进行练习写字,并写出效果。”刘老师是这样理解课程标准的,也是这样进行落实的。
练习卡的第二个内容是改写。刘老师在课堂上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种人人参与的课堂是高效课堂理念的体现。也许孩子改写得并不精彩,但经历了这样一个由错误走向成功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和过程。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叶谰教授曾经说过:一堂好课要具有“有意义、有效率、常态性、待完善”,这里的待完善就告诉我们,任何一节课,特别是任何一节成功的课,都永远有不可避免的缺憾,课堂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刘老师的这节课同样也不例外。
缺憾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
1、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
这也是我的课堂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学生语文学得好不好,往往从朗读中就能看出来。这节课学生的朗读效果不是很好,我想主要原因是:一是教师精读阶段的引导不够。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精读阶段,中学段着重要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师如果能抓住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就能让孩子体会到诗歌的情感。
这两首诗“儿女离开母亲太久”的感情,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香港、澳门的回归之路太久,作者客居他乡三年不归太久,祖国深受列强欺凌太久,这其中的渴望祖国统一、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爱国之情,以及对列强的愤怒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步体会到的,而当他们能深刻体会到这些情感的时候,他们的朗读才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
另外,教师在朗读方法的指导、示范、点拨、纠正、训练,学生的个人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练习,以及朗读时间的不充足等的,都对朗读效果起到了影响的作用。
2、背诵这一目标似乎是没有完成,既然不能完成,完全可以不要这一目标。
3、“凤阕”,学生整节课都读错了,教师要怀着一颗敏感的心去发现和纠正。
对于这节课,如果有可能,我会让孩子在课前搜集资料,让他们进入课堂,首先充分展示自己带来的成果。
如果有可能,我会让孩子们在交流资料后,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再将自己的理解送到文本中去感情朗读。
我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改写,体验当小诗人的荣耀。
如果有可能,我会在课堂上和孩子一起学唱这首歌,因为我就是一个爱唱歌和跳舞的老师,我的童心还未泯。我还会和孩子一起朗读闻一多先生的其他作品。
如果有可能,……,让更多的如果留给我们深入思考吧。
老师们,江苏教育科学院教育专家赵国忠教授在《评课最需要什么》一书中说:“让评课成为大家汲取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的殿堂,是发挥众人智慧,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的活动。”
而我刚才的点评,由于水平有限,由于理解有限,我的管窥之见,仅仅是震动我心灵的教学音符,若能在大家的心头掠过一阵微风的话,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老师们,我们的课堂似乎也在经历着人生的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相信,在全市打造高效课堂的大好形势下,在教研室的正确指引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在“回归本真”的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