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乃养生之道
(2019-09-14 11:53:32)
标签:
明哲保身养生之道养老 |
分类: 人生 |
“明哲保身”乃养生之道
现在网上讲养生之道的文章很多,无非是饭前干什么,饭时吃什么,饭后做干什么。尤其是吃什么,在“吃货”大国,老人“吃货”的讲究,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适从。其实,如果不是疾病所忌,老人吃什么,没有那么多讲究,猪羊牛鸭,鱼虾蔬果,杂食就行。干什么,喜静喜动,别累着就行。靠大蒜绿豆吃出长命的,靠暴走热舞返老还童的,或者靠忘老而年轻的,当段子手编的段子看看就行,别太当真。
今天讲一个十分简单的养生道理,不用吃,不用动,就是要“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这句成语,一向被以为是一种处世之道,是褒是贬,也视各人之于处世之道的立场不同而定。其典故这里也不多讲,诸位“百度”一下就行。就字面意思而言,这句成语其实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养生道理,且听我逐字解释。
“明”,聪明;“哲”,智慧。“保”,保护、保养;“身”,身体。因此,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以聪明和智慧养护身体。这说明古人很早就知道,人的大脑思维和心理对于健康长寿的重要性。即使把这个成语中的“明”字当成动词来解,“明哲”也是明白道理的意思。
聪明而有智慧的老人,大多明白事理;而要明白事理,需要保持思维的活跃。须知人的大脑消耗人体吸能养料的绝大部分能量,丝毫不亚于体能锻炼。老人只要保持思维的活跃,需要相应的能量补充,一般胃口都不会差。因为保持能量的消耗,对这些老人,根本不存在“千金难卖老来瘦”的问题。明白事理的老人,遇事懂得孰轻孰重,知道得失取舍,一般情绪都比较稳定,避开大起大落的情境。他们不会不服老,去干一些身体机能因老而衰退不能强求的事情。总而言之,用健全的思维和健康的心态来养护自己的身体,是十分重要的养生之道,不能轻看了。思维呆滞了,消耗的能量减少了,食欲跟着下降,情绪也常常波动烦躁,遇事固执,活成了人们不待见的老人,长寿有什么用?
现在网络发达,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讨厌的老人,见年轻人不让座就动手打人,你有力气打人,还需要别人让座?还有的是骂人,情绪一激动,把自己给骂死了。这些老人大多不明事理,即使学了许多吃的、动的养生之道,基本上都会走火入魔。老成魔了,这是什么“境界”?
怎么保持聪明和智慧,也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学什么?学点生活中必要的一些新技能,如网购、支付宝、微信、“滴滴”之类,使你不至于“寸步难行”,老是麻烦小辈。学点适应老年人的脑力活,琴棋书画诗文之类的“雅事”,自然会让你“返老还童”;要学点体育运动技能也行,游泳、太极,目的只是保持身体机能,而不要做强筋健骨的梦想,去学举重跳远、打架暴走。总之,保持大脑的运动,是保养身体的重要方法,千万别忽视了。现在衡量人之存亡的标准,是脑死亡而非心停跳。说这话,有点“酷”,但老人真正要面对的,不是四肢机能的衰退,而是大脑机能的衰退,这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