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说什么,是态度也是文风
(2016-09-12 08:06:11)
标签:
教师讨薪文风 |
分类: 世事 |
是什么说什么,是态度也是文风
世上有些事,你可以不说,说了,就要说清楚,说明白,这是态度,也是文风。
《新京报》刊了篇文章,《每逢教师节曝“教师讨薪”,是社会之耻》。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我看不出多少问题。但这标题,怎么看也不是个味。发生教师讨薪的事情,是“社会”之耻吗?
讲到耻辱,首先要讲个责任;没尽到责任的,如果有道德感,就会有耻辱感。没有你的责任,你感到耻辱,除非你是“以天下为己任”者。在正常社会状态下,无厘头的“匹夫有责”,岂非天下大乱?
聘了教师上课,欠了人家工钱,是公办学校,当地政府就得负责。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名,把几十万干了几十年的“农民工”教师全数辞退,教育部干这样的缺德事,似乎也没有什么“耻感”。
《新京报》说是“社会耻辱”,大概也是“政治正确”的无奈。其实,有些事,大家都会有“共耻”之感,比如,到俄罗斯的宫殿里把小孩子小便之类,因为这个妇女是中国人的一分子。但到中国人内部发生的有些事情,大概不会有“共耻”之感。骗子骗了几个新大学生,弄得他们丢了性命,除了骗子们的“老乡”有“共耻”之感外,谁也不会去“自耻”一番。
教师讨薪事情的屡屡发生,这是政府的责任,有没有耻感,这看当官的道德修养。辽宁运钞车司机抢钱,背后多少有点政府赖账的“动因”。两件事,看起来没多大关系,但政府不负责任行为造成的有些社会问题,怎么能说是“社会耻辱”呢?哪天发生欠薪教师绑架学生讨薪的事情,当地政府怎么办?
讲社会怎么样怎么样,好像不存在“政治正确”问题,但要知道,这个社会可是“社会主义社会”,让“社会主义社会”蒙羞丢脸,谁干的?党内政府内离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官员太多!
党风不正,导致文风不正、态度不端的情况太多。《新京报》的这篇文章,只是个标题的小毛病,我拿出来说事,只是随手“举例”而已。宣传口的有些莫名其妙的清规戒律,让编者作者文过饰非,是什么不能说什么,成了“政治正确”的标杆。有哪些清规戒律,让党和人民解除了舆论阵地的武器,真的需要反思。《每逢教师节曝“教师讨薪”,是政府之耻》,改成这样的标题,是什么说什么,老百姓看了气顺。说教师讨薪是“社会之耻”,难道还要“社会”捐款来“雪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