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张謇祈求城隍说起

(2015-11-03 22:32:23)
标签:

张謇

分类: 历史

从张謇祈求城隍说起

我没想到,会议主持人会安排我在会议结束时讲话。没有准备,只能谈一点与会之后的感想。

我的祖籍是启东,张謇是海门人,同属通州,算是同乡。张謇研究的起点已经很高,虽然是治近代史,但对于张謇研究,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廖大伟先生的再三要求,不得不承命作文,年过六旬,却成了张謇研究的一名“新兵”。一天半会议下来,我学了不少知识。南通的学者在张謇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胡波教授建议把张謇研究的学术活动由南通推向全国;王玉茹教授还希望能走向世界,我没有这样的“雄心大志”,只希望能走入张謇的内心。

我在小时候听到过关于张謇的一个神话故事。张謇幼时舅父带他去城隍庙,在向城隍叩头时,坐在神坛上的城隍竟然晃动起来,不敢受张謇之拜。一个孩子跪拜,竟惹得城隍不安,当时乡人不明白。等到张謇考中状元之后,人们才明白,状元的身份可比城隍高多了,所以城隍爷不敢领受张謇之拜。张謇在世时是否听到过有关他小时拜城隍的这个传说,恐怕很难考订了。我想,张謇可能听说过这个关于他小时候拜城隍的故事。有何根据,大家可以看看后来张謇是如何对城隍说话的。

1922年,通州地区旱情严重,张謇代表父老向城隍祈雨。祈雨文大意是说,现在到了黄梅天还不下雨,县官求了许多神都不管事。我张謇这辈子致力于造福乡里,不敢求丝毫回报。城隍年年受百姓之祭,现在乡民面临旱灾,你却袖手旁观,比我张謇可差远了。我现在求你,已经求了七天,旱灾越来越严重,人们还照样供奉你,你不感到羞愧吗?再这样下去,老百姓可不愿再供奉了。下雨还是不雨,请你给个明确说法。这哪里是求神,而是对神的谴责。

张謇拜得是那位城隍?祈文自称“县人”,应该就是海门县的城隍。一个孩子拜神引出的故事,可信度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张謇在其知天命之时,对神灵说出这番有点不敬之语,多少反映了张謇的心气。

我讲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张謇对己、对神,都提出了做事行世的一定之规,其中包含着他对于人格和道德的理解。

张謇的一生,脚踏实地做人,与时俱进办事。搞政治、办实业、办教育以及各种社会慈善事业,其中都有他的人格精神在,也因为此,他的事业打上了他的鲜明的人格标记,而不同于其他人的。张謇去世已近九十周年,人们还在纪念他,怀念他,研究他,主要也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走进张謇的内心,我们可以体会和理解张謇的精神世界,从而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我想,这大概就是张謇研究的魅力之所在。

2015113在第六届张謇国际学术研究会闭幕式的发言,根据回忆成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