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译出情趣

(2015-04-04 00:38:44)
标签:

翻译

分类: 文化

译出情趣

去年校译一本书。这本书中谈到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因为战事,许多酒店生意冷清,有位酒店的老板无奈地在招帖上写了一段不无自嘲的话:

Practically no one comes. Come out tonight and enjoy the deep solitude!

原译照字面意思翻译,实际上无人光临,今夜在外享受孤独吧!

这样翻译固然比较省事,但大白话,读来十分无趣。我琢磨了很久,改译为:

日上无客至,月下独乐时!

这样翻译,不失原文意思,却添了五言韵文的趣味。译者、校者在译文上花的功夫越多,读者就会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常人以为翻译只要外语好就行,其实不然,在外语基本“过关”以后,翻译的好坏,常常不是取决于译者的外语能力,而是取决于译者的中文能力。英文翻译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常常是由于译者的中文能力不及而导致的。

国外的一些名著或畅销书,除了内容之外,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都是相当强的。但译成中文之后,读起来感觉不好,甚至不堪卒读,问题往往出在译者的中文能力不胜。年青时代看翻译小说,注重其中的情节,但有些翻译作品的文字华美,还依稀有点印象,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这些译者花了几乎毕生心血翻译的译作,其实包含着艰辛的再创作过程。

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史料翻译的原则和技巧,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上面的例子,如果是事关史实,而不是情感表达,我就不能这么翻译了。历史著作的翻译,历史事实、历史人物的情感、情趣,乃至体现作者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趣,都会影响到翻译的处理方式,其中并无一定之规,却是译者需要“用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