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李娜的“不给脸”

(2014-01-31 10:16:36)
标签:

李娜

不给脸

网球

体育

分类: 世事

谈谈李娜的“不给脸”

李娜夺冠,载誉归来。湖北副省长亲自接机,带上八十万巨款和一束鲜花,“倾情奉献”。人们想象和期待的李娜,应该是手捧鲜花,亮起八十万的大支票,笑得比在墨尔本更加灿烂。但这个期待落空了,因花粉过敏,李娜婉拒接花;行止如仪地接了大支票,面对闪光灯却不露一丝笑容;坐在贵宾室里听了副省长一大堆赞誉,神情却一片茫然。官员、民众的这一切想象与期待的落空,于是便引起了网上媒体上一片热议。

澳网大满贯网球赛冠军,这是网球界皇冠上的明珠,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而言,意味着攀登上了网球的巅峰,是对一个网球运动员的最高褒奖。攀上这巅峰的霎那间,墨尔本球场上的一片欢呼,与李娜摘下明珠时的喜悦,可谓情感交融为一体,你不可能指望在其他场合再现此景此情。所以,有人质问,李娜为什么对国人不像在墨尔本对“老外”那么热情,这实在是有点莫名所以的“吃醋”。

走下领奖坛之后,李娜匆匆登机回国,赶回与父母一起共度除夕,在机场上的一幕,对她而言,纯属“意外”。拿了大满贯冠军,在国人看来,或许是祖国的骄傲、湖北的光荣,就一个私人职业运动员而言,纯属私人之事,或许压根就没有考虑那么多“意义”。因此,在下机时突然遭遇那么多“意义”,“茫然”也是题中之义。

副省长,在国人眼里,当然是个大官。但在涉及网球的网球“女皇”面前,也就是个“球民”而已。一个小“球民”,一上来就送上“女皇”最忌讳的鲜花,已经是个大大的冒犯,失礼在先,就不能怪“女皇”以后的不给好脸了。似想一下,给老人拜寿送了个“钟”,给新婚夫妇送上个“鸡”,谁会给送礼者好脸看?至于接下来的八十万的重礼,谁都知道是借的“湖北人民”的“花”,对李娜而言,虽是“意外之喜”,对这随手拣来的“重金”,拿还是不拿,对于像李娜这样功成名就的人士而言,也是一个难题。大满贯冠军的奖金,理所应得,锱铢必校;但这份事先并未“悬赏”,事后却突然“补发”的八十万,的确有点“妾身未明”之嫌。在湖北虽然“条例”规定,但对一个体制外的职业运动员而言,那能于这些“条例”了然于胸,受之无愧?

李娜的这次“不给脸”,给我们以很多思考。思考的问题不应该是李娜做错了什么,而更应该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做错了的,她会思考、会反省;我们做错了的,也要思考和反省。或许这位网球“女皇”走下奖台以后,最迫切的需要就是与家人的团聚,激情之后最迫切的需要是心灵的平静,攀登之后最迫切需要的体力恢复,接受万众欢呼之后最迫切的需要是个人的独处。在我们对她有所期待的同时,我们是否考虑了她自己的需要?我们是否有权利要求李娜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放弃她自己的需要?毕竟,球迷也好、官员也好,事先并没有“顾忌”到她的需要而向她表达了各自的情感和需要,何必那么“顾忌”李娜对诸位的回馈呢?至于说李娜借“不给脸”表达对中国运动“举国体制”的不满,报数年前掌脸之仇之类,大体都是议论者的“借题发挥”,与李娜本人没有多大关系。

李娜,已经是一名高度国际化的职业运动员。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为她取得的成就而高兴、而骄傲;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学会从国际化职业运动员的角度去理解她,不要赋予其运动生涯太多的民族、国家的意义。随着我国国际化职业运动员人数的增加,以个人身份夺得国际大奖的机会不断增加,政府官员“接机”、“颁奖”之类肯定会逐渐变成“另类”。在“举国体制”与运动员的“个人奋斗”双轨运行之下,“不给脸”的情况还会出现,中国社会的进步也就体现在国人的理解和宽容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