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入疆”的假设与论证
(2010-11-17 09:19:20)
标签:
引渤入疆杂谈 |
分类: 世事 |
“引渤入疆”的假设与论证
西安大学霍有光教授“引渤入疆”的设想一提出,便引起了网络媒体的一片责疑。这一设想是针对西北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可行性论证尚未进行,因此,在现在的情形下,还只是夺人眼球的“新闻”。
胡适先生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是做学问的一个路径。现在的大工程、大规划的假设是越来越大胆,而求证却越来越不小心。
学者在探讨一个问题时提出的假设有时虽然很大胆,但总是先要考虑基本的可行性条件。在基本可行性条件粗具的情况下,再提出进行研究的假设。因为如果毫无可行性条件的研究,那就是虚耗精力、财力和物力。如果只是个人的狂想,爱干什么干什么,旁人自无须干涉。现在要进行论证,就需要花去大量财力物力了。公众的议论、责疑自不可免。
我不知道霍先生在提出假设时,是否考虑过一些基本条件的论证,比如海水淡化处理问题;自然处理会不会加重沿途以及西北土壤盐碱化的问题;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海水西调的成本问题,等等。如果这些连我这个搞文科的都知道的基本条件都没有弄清楚,这就谈不上科学研究或工程立项的“假设”,这与一般外行想出的“办法”没有多少区别。
如果霍的“假设”基本条件具备,可以进入可行性研究程序。但作为政府决策实施,还需要一些更复杂的程序。比如,在“引渤入疆”的方案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案可供选择。比如改良西北植被的投入与“引渤入疆”的成本比较,利弊得失等等。
涉及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大工程,牵涉面很广。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方案假设提出时面面俱到。但以专家身份提出的假设,本身就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而非那儿有水从那儿调。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不论其动机如何,太追求功利,喜欢大干快上。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提设想、建议时更需谨慎。如果不出预料,有些官员会对这个“引渤入疆”设想高度重视,会不惜花重金给予论证立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