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2月4日(距今114年),中国通商银行发现一批假钞票。这是20世纪中国发现的第一起伪钞案。
20世纪初,上海中外银行林立,通商银行是其中一家。它创立于1897年5月27日,创始人及大股东是盛宣怀。通商银行是官督商办的,实际上是一家私人银行,总部设在上海。清政府给了它印制和发行钞票的权力,它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发行纸币的华资私人银行。此次伪钞案,伪造的就是通商银行所发行的钞票。
消息传遍上海后,第二天全市钱庄拒绝使用通商银行的钞票,而通商银行的持票者更是蜂拥前往兑换,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挤兑风潮。为了维持银行秩序,与假钞案有牵连的通商银行甚至请来了租界的巡捕,动用了消防水龙来驱散人群……
另外,为了应付挤兑,通商银行不得不以金银作抵押,获取汇丰银行的70万元现款,才使危机得以暂时缓解。不到一星期,兑换金额超过50万元。6日,一个日本人持4000元伪钞到汇丰银行兑换时被抓。经查,这伪钞案几名主犯均为日本人,伪造10元、5元钞票共约30万元。

此案发生后,金融市场秩序大乱,不少小钱庄趁机增加贴额。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严办,经过审讯得知,这个日本人叫中井义之助,在上海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很不景气。于是他和几个日本浪人打起了造假的主意。他们在大阪郊区的一处民房里秘密仿制中国通商银行的钞票,有十元和五元两种,共计三十万元。假钞印好后,分批偷运到上海,放在中井义之助的家里。中井义之助再通过在上海的日本商社等途径流入市场。在中国驻日使馆的要求下,日本警察冲进他们的造假地点,将中井的同犯一一抓获,同时销毁了所有的机器和假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