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贾宝玉林四娘姽婳 |
分类: 文史撷英 |
晴雯的悲剧刚刚结束,贾迎春和香菱的悲剧刚刚开始的时候,突然来了一段贾政与众门客以及贾宝玉、贾环、贾兰诗赞林四娘的情节,这一节题为“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看似一处“闲”笔,但作者也应该总有他情节安排的目的,有他要表达的意愿。
有关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又说::“临散时,忽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要做一首挽词。”众幕宾听了,都请教系何等妙事。贾政乃道:“当日曾有一位王爵,封曰恒王,出镇青州。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余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令众美女学习战攻斗伐之事。内中有个姓林行四的,姿色既佳,且武艺更精,皆呼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众清客都称:“妙极神奇!竟以‘姽婳’下加‘将军’二字,反更觉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也。想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了?”贾政笑道:“这话自然如此。但更有可奇可叹之事。”众清客都惊问道:“不知底下有何等奇事?”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辈,不足大举,因轻骑进剿。不意贼众诡谲,两战不胜,恒王遂被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林四娘得闻凶信,遂聚集众女将,发令说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患,我意亦当殒身于下。尔等有愿随者,即同我前往;不愿者亦早自散去。’众女将听他这样,都一齐说:‘愿意!’于是林四娘带领众人,连夜出城,直杀至贼营里头。众贼不防,也被斩杀了几个首贼。后来大家见是不过几个女人,料不能济事遂回戈倒兵,奋力一阵,把林四娘等一个不曾留下,倒作成了这林四娘的一片忠义之志。后来报至都中,天子百官,无不叹息。想其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天兵一到,化为乌有,不必深论。只就林四娘一节,众位听了,可羡不可羡?”众幕友都叹道:“实在可羡可奇,实是个妙题,原该大家挽一挽才是。”
在恒王战死,文武官员将要献城之际,原是秦淮歌妓的林四娘为报恒王知遇之恩,不惜以较弱之躯,率领众女将,为恒王一战,为城池一战,直至牺牲。如此细想,曹雪芹在这里设计诗赞林四娘的片段其实大有深意。
红学索隐派大师蔡元培先生认为:叙姽婳将军林四娘,似以代表起义师而死者。意思是说,作者为了赞颂那些因清兵入关而不屈服,起兵抗争而战死的将领。
也有人说曹雪芹在这里书写了林四娘为守城一战而死的故事,其实是暗示着八十回以后《红楼梦》中的众多女性挑起了家族的重担,甚至为家族大规模地牺牲。
不过亮点还是:贾宝玉的赞诗里表现出来的赞颂中带有深刻的自我批判。他这样写:天子惊慌愁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彷徨——深刻谴责了在生死存亡之际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男人们,其实也是后文故事中贾府众子孙的写照,也是与宝玉原有观点“男人是土做的,女人是水做的——赞许女子鄙陋男人”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