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纱笼诗”看出和尚自古势利?

(2016-08-16 13:16:41)
标签:

和尚势利

魏野

《青箱杂记》

《唐摭言》

分类: 文史撷英
       据传唐代宰相王播自幼贫寒,曾寄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攻读。和尚嫌贫爱富,瞧不起他。寺里有个规矩:敲钟开饭。可是有一天,王播听到钟声去吃饭时,只见饭堂已杯盘狼藉。王播意识到有人故意戏弄他,遂题诗寺壁,愤然离去。20年后,王播出任扬州刺史,决定重游惠昭寺。寺内一片惊恐,众僧匆忙把王播当年的题壁诗用碧纱笼罩起来,王播来到寺中,一眼就看到当年的题壁诗被碧纱覆盖。他暗暗发笑,挥笔又题诗于壁:“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里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诗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以“饭后钟”和“碧纱笼”两件事尖锐地讽刺了和尚前倨后恭、附炎趋势的行为。   
       无独有偶,宋人《青箱杂记》有这么一段文字: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用白话是这么说:宋朝时候,寇准和魏野同游陕西某寺,各留题诗句。后来,寇准已做了官,又和魏野同去游玩。寇准的诗已用碧纱笼上了,魏野的诗还在灰尘中。随去的官妓很聪明很善解人意,随即用衣袖拂去题诗上的灰尘。魏野又题上两句诗道: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有美人用衣袖为我的诗歌拂尘,总胜过你这势利的和尚碧纱笼诗吧)。寇准在边上哈哈大笑。】
       魏野(960—1019)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诗风清淡朴实。                          在中国这官本位很严重的社会,一个高官和一个诗人当然是不成比例的!整个社会都这样,自然也影响到寺庙僧众,有些修为不高的和尚当然就“俗形毕露”了。
       看来确实是“和尚势利自古有”啊,当然和尚有雅有俗,从古到今也是出了不少高僧,倒也未可一概而论吧。
“碧纱笼诗”看出和尚自古势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