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武元衡薛涛桃花笺 |
分类: 文史撷英 |
原来,薛涛是长安人,幼年随父薛郧(仕宦入蜀)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后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当了歌伎。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能诗文,通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但沦落风尘自然也受了许多委屈,不过这样一来,也使她接触到许多大唐才子,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而这次她遇到了武元衡,更是让她深陷爱河不能自拔。
武元衡得见薛涛,也如遇知音,时常和诗作赋,十分默契。后来薛涛脱离乐籍,出入他的幕府,诗词酬唱。武元衡在《听歌》中写道:“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把她当成了知音。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锦城春。莫愁红艳风前散,自有青蛾镜里人。”这是说只要有了薛涛,就不怕所有“红艳风前散”——拥有你就足够。后来,他还写了比较露骨的《赠歌人》:“仙歌静转玉箫催,疑是流莺禁苑来。他日相思梦巫峡,莫教云雨晦阳台。”
在频繁的交往中,武元衡认识到薛涛绝非一般歌伎,德才兼备,且有忧国忧民之心,难怪他的前前任韦皋曾经奏请朝廷,欲以薛涛为校书郎呢。心意相通,惺惺相惜。薛涛对武元衡的感情也很投入,遗憾的是后来武元衡被召回京师担当起对淮西和蔡州用兵的重任,被李师道割据势力暗杀,喋血长安街头。薛涛后来做了道士,还念念不忘武元衡,在寓居浣花溪之后,发明了桃色彩笺,人称“薛涛笺”,常在彩笺上写一些思念武元衡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