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到微博:【 @温星0528:#杨绛先生去世#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先生即便近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尤其是整理出版了钱钟书数十部遗著。这对为人治学皆堪称完美的世纪老人,可谓功德圆满了。】
5月20日中午,一条关于著名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病危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快速转发,并附有对话截图,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后据成都商报报道:记者连线杨绛保姆后获知,这是谣传。杨绛只是因“轻度肺炎及肠梗阻住院”,身体已在恢复中。之前因工作关系与杨绛先生联系较为密切的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这回事,刚问过杨绛先生身边人,对方说情况一切正常”。被指是谣传,是“被病危”、“被去世”,不过应该不是恶意的谣传,而是大众对这位德高望重的世纪老人的关心关注。
今天又出这消息,这是应该属实了吧?毕竟是高寿了,毕竟是高寿又得病了本身很危险。也正如微博博主所说“可谓功德圆满”了:高寿+高德!
随后马上就查看到新华社的消息:据新华社记者25日讯,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与25日凌晨1时左右因病去世,享年105岁。
据了解,杨绛一直居住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杨绛的家是几百户中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一晃30多年了,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这位105岁的老人。
晚年,她一直低调地生活,唯独一位保姆相伴。每一次记者拨通杨绛家的电话,保姆总是告诉记者:“杨绛的身体还不错,她仍坚持练字和写作。一切依旧很好,谢谢大家的关心,她谢绝拜访。”
杨绛生活极其简朴,《杨绛文集》的另一位责任编辑王瑞曾说:“有一次,看她(杨绛先生)穿的鞋还挺别致,她说是钱瑗的,当时我都快哭了。”生活朴素,却对慈善事业出手大方,这是一种境界。
笔者最欣赏她的一句话是关于婚姻爱情的:“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附: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