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天空下应当改变的习惯

标签:
美食饺子 |
分类: 闲暇随笔 |
而每个国家和那个国家的文化也决定了一些习惯,是习惯就很难改变。
中国的饮食习惯是吃熟食,不管是因为我们自来习惯了,还是我们的消化系统的要求。
而美国人也许还有很多其他的西方人,却始终喜欢吃生菜。
中国近些年开始跟着学吃西餐,比较明显的是生鱼片、生菜、还有几成熟的牛排。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条件的,吃生的咱们首先知道有可能不卫生,不卫生吃了会生病。但西方人恐怕没有这个意识,因为他们一直就吃生的,不管什么菜买回来就吃。
如果对美国餐馆有点了解的都会知道,美国的餐馆是不洗菜的。开始我就想这菜不洗,吃了不坏肚子吗?
所以我出门吃饭基本不吃剩菜,包括色拉。
有几次到特别贵的地方去吃饭,别说那里的色拉是洗的,但不是随饭跟的菜,是要专门交钱的,还挺贵的。
最近加州的红洋葱发生了沙门氏菌问题,没多长时间这个问题蔓延到了43个州了。洋葱咱们是炒鸡蛋、炒肉,从食堂开始就吃的,而且一吃就想起食堂这菜的香味儿。
而美国不是,洋葱他们都是生吃的。
原来美国吃生菜、生葱就出现过多次问题,色拉召回多次,而因为葱而甲肝爆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然而,涛声依旧。
他们继续该怎么吃怎么吃。
来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超市卖蔬菜都是天天无数遍的小喷水在那儿,很多人以为那就是洗菜了。直到近几年美国的媒体也不断提示大家,超市里的菜买回家要洗了再吃,那种小喷水不是给你洗菜。
他们小喷水也许为了菜保鲜,其实如果卖得慢的菜很快就会烂了。
瘟疫来了,我网购了很长时间,但美国超市里的大白菜实在是又贵又不敢买,买过几次,都不是很新鲜,有一次买回来一大棵菜整个是烂的。
我第一次跑出去到超市买菜,一看近2美金一磅的大白菜,烂烂地摆在那儿,心想,中国超市的大白菜从来没有超过的一块钱一磅。才知道,送菜的人也根本没有看见有好白菜。傻傻的送来一棵烂白菜。
其实美国的大环境确实非常好,生活在这里的人应当寿命比较长,生病也应当容易好,因为感染比较少。很多手术根本不在消毒的手术室做,普通门诊就做了,手术后很少有人用点滴消炎药的,发烧的也很少。这就减少了很多意外死亡的机会。
吃东西也是,说随随便便拉肚子的人并不多,就他们那种吃菜、吃水果洗都不洗,苹果带皮身上擦一擦就吃,要搁着咱们在国内一会儿就得拉肚子了。他们不会。
近些年美国的环境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东西也不是那么太干净了,经常看见报道这个菌那个菌的大爆发,听着挺吓人的。
环境改变了,人们的习惯也得改变。其实吃什么东西都应当洗洗干净才对。这很难吗?方便习惯了,改变真的挺难的。加上人都是认为出事儿的不会是自己。
我感觉美国人依赖性也挺强的,吃的依赖超市,用的依赖商场,自己对自己的负责精神比较缺乏,有点像从小被惯坏了孩子,长大了也就是这样。
指望父母管到管不着了,指望爱人接着管,指望这个指望那个,就是不知道指望自己。吃生菜,吃半生不熟的肉,这从常识上来说应当是不卫生的,还有吃生鱼。过去的海水、江水、湖水都是什么成分,现在呢?
反正我不喜欢也不习惯吃生的,至于那些喜欢的人肯定有道理。关键许多人不是真的喜欢,而是他们觉得那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身份,是一种象征着什么什么的。
回国的后几次国内最大的变化也是这样,吃西餐成了时尚。就像现在的影视剧,没几个吃像样的中餐的,都是牛排、红酒啥的。
所以,我回国都跟人说,咱可不能吃西餐,我不喜欢,再说在美国我啥西餐都能吃的到,不缺。我就想吃酸菜粉,和西红柿鸡蛋汤,弄得亲戚朋友都觉得我奇怪。
他们一个劲推荐说,一定要尝尝中国的西餐,很棒,还有泰国菜,在中国很流行。我想,我回来一次太不容易了,所以不能妥协:)
我感觉美国人应当有所改变,该洗着吃的东西洗洗干净,该熟吃的东西就做熟了再吃。他们的消化功能跟咱们不一样,好像吃了熟的一会儿就饿了。但赶上这个菌、那个菌的还不是自己倒霉吗?唉!
最近大家都戴口罩了,我也壮起胆子跑出去。
前天是立秋,大家都吃饺子,俺家白菜断顿了,没吃成,今天跑出去超市买了一棵小白菜挺新鲜的,回来包了一顿饺子。
改天去韩国超市,买最好的大白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