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博的目的是交流—写在新浪圈子取消之时

(2014-07-17 23:46:47)
标签:

新浪

圈子

交流

文笔

杂谈

分类: 闲暇随笔

写博的目的是交流—写在新浪圈子取消之时新浪博客不是我的第一个博客,那时候由于不小心在网易已经有了博客了,一来二去的,发现很多网友在新浪呢,加上担心只在一个地方有博客一旦文章丢了咋办,所以也跑到新浪来开了个自留地。

 

在网易,有博客的初期也是根本没有什么网友来往的,现在咱们都明白了,网上千军万马呼啦啦跑过来,呼啦啦又跑过去,能在你这里站一下脚的实在是不多,有些时候根本没有人能看见你,那时候就怕别人看见,因为开始总还是认为自己写得不好,就像写作文让老师看一样,提心吊胆的。也是因为毕竟从来没有写东西公开地给大家看过,尤其是给根本不认识的人们看。

 

慢慢地不知道人家是怎么知道的我,好多网友在我的博客里出现了,有些还申请做我的好友,还有一些圈子也来邀请我加入。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候可高兴了,觉得好像挺有成就感的。于是每天都上网看看,每天都去博客里看看,走访来过的网友,还有网友们的好友和圈子。

 

还真别说,要让大家知道你,交流是很重要的。

 

来到新浪就不一样了,新浪好像比别的网站大一些,人也多一些,版面看着也好一些。虽然如此,但在这里网友的互动却远不如网易。慢慢地才发现,新浪也有圈子,但并不会来邀请你加入,而是要你自己去找了申请加入,真的很不一样。

 

几年来,自己加入了不少的圈子,虽然有些圈子早就名存实亡了,但依旧在我加入的圈子里,时间久了,写博的目的除了交流似乎记录的目的更多一些了,那种初始希望更多人看到的心情也由于已经有了很多的网友而减少了。自己也由过去经常走访好友和圈子,到只顾写了发表,有段时间很忙的时候,就连评论都来不及全部回复。

 

前几天有闲又去圈子看看,突然见到几句话说,圈子即将停止服务,希望大家把资料导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失落,虽然很久不去圈子里活动,但圈子早已在我们这些网友的心里了,突然说它要消失了,免不了有些留恋。

 

最近看到不少网友写文章纪念在圈子里的那些日子。是啊,走过的,经历过的,拥有过的,一旦要失去了,确实感到留恋和不舍。

 

新浪网已经存在一些年了,博客虽短也近十年了吧,或许更长?有些圈子里文章堆积如山了,估计是网的储存地方不够了,也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去维持这样的储存了,我们是在网上写,用的是网站,所以自己自然说了不算。

 

当然很多网友并不在乎,有些人根本从来没有参加过圈子,因此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是无所谓的,而对于我曾经受益过圈子的人来说,还是很怀念和留恋有圈子的日子的,所以说圈子要取消了,心里也确实不免失落。

 

博客是大家交流的地方,是大家记录和分享自己生活的地方,久而久之这里变成了自己的自留地,小家园了,有事儿没事儿都会上来看看,写几个字,回几个评论,到好友家看看,留下几个评论,这些成了坚持写博的人们的一种习惯了,所以当这里发生变化的时候,每个人的心情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的。

 

世界终会改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儿也是一样的,一成不变的现状都是人们不喜欢的,但都是随心的,尤其都随了大家的心的事儿也不可能有,即便有也长不了,毕竟资源有限,经济条件有限,时间精力都不是无限的,所以有些来来去去的也算正常吧,咱们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接受的慢慢地也会接受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又都变成习惯了。

 

我们写博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交流,交流方式有很多,在家可以交流,走出去可以交流,参加一些团体可以交流,私下里来往也可以交流。没有了交流的固定的圈子,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交流,多去网友家里家访,多请网友来你家做客,慢慢地,老朋友走了,新朋友就来了,这样新的环境,新的交流平台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来了。

 

天下哪儿有不散的筵席?如果不喜欢交流那么就自己默默地耕耘吧,喜欢交流的尽管可以走起来,互动得多了,交流得然就畅快了。不要为失去一些圈圈而悲伤,要放眼未来,写好自己的心情,分享生活中更多的阳光和快乐。

 

圈子散了,我们的心还在,圈子的平台不在了,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走出去交流,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朋友,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让圈子曾经的美丽留在我们的心里,让在圈子里的朋友走出圈子,结识更多的朋友!

 

要知道,我们彼此深深的友情来自于我们在阳光心态下的交流,而我们彼此间强大的凝聚力则来自于我们阳光心态下的妙笔生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真吓人
后一篇:周末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