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小青青草-晓青
小小青青草-晓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542
  • 关注人气:25,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用普通人的观点说说看电影《倾国之恋》的感受

(2013-10-14 20:35:47)
标签:

转载

《倾国之恋》的故事流传了多少年了,版本也很多,因为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所以尤其被人们热衷。

 

前两年故事又被人自己出资拍成了电影,所以这个故事又被人们再一次记起。故事过去的年头多了,人们就把它当成历史故事来看了,虽然在编导在电影《倾国之恋》中用了沃利这个人物,用她以穿越的方式重新讲述了这个国王为了爱情而放弃王位的感人故事,但仍不失让人们会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它。

 

任何故事有了爱情,有了感情在里面总是感人的,要么感动,要么悲伤,我们看了都会为之有所动情、动心。

 

也由于这个故事年代久远,所以人们对历史史料也很感兴趣,由于流传的时间太久了,感兴趣的人也太多了,所以故事的内容有些完全不一样,有的歌颂他们的爱情,有些则说的完全相反,对于国王是由于爱情放弃了王位还是由于亲德国被迫放弃的王位,沃利斯跟国王的爱,是遇到了真爱还是有着自己的功力目的的,她后来因痛恨英国而透露给德国情报的问题也被人们反感和不齿。

 

这些都是我们无法真正论证的东西,我们所以看这部片子,所以会被这个故事感动,是因为影片反映的感情,反映的纯粹的爱情故事。所以当人们在不能就事儿论事儿的时候,当人们要用历史来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对于这部片子的评论,甚至对那段历史,对国王为爱而放弃王位的可歌可泣出现了争议是正常现象了。

 

我看过这部片子后,想用一个普通人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于男女之事的观点来看看这个问题。

 

首先沃利斯是一个有夫之妇,她有两段婚姻,我们不能说她的两段婚姻的不幸是由她造成的,但婚姻的问题一定是两个人的问题,我想这个不会有人反对,只是谁的问题多一些谁的问题少一些而已。

 

有过一次失败婚姻的人,不论男女如果在第二段婚姻里依旧出现老问题,那么说明自己的内心没有意识到,或者说自己没有总结好导致那段失败的婚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总以为是对方的问题,只要离开了他/她,只要换一个人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也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走入的第二段婚姻,所以第二段婚姻也不会幸福,尽管有时候问题表现的不同,但性质还是一样的。

 

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是男人都有共同的特点,是女人也一样,所以人们梦想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男人和女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走出了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在第二段婚姻中生活的很幸福,我们说,那是因为他们总结了第一段失败婚姻的经验和教训,改变了自己。至于人们说的遇到了好人,那只是因为由于自己改变了,对对方的认识也就不同了,生活也就不一样了。

 

人们不论生活在今天还是在过去,没有丝毫利益驱使的行为基本是不存在的,所以要说沃利斯对王子和国王的爱没有丝毫的个人功利目的在里面也不客观,至少她对自己眼下的婚姻生活不满意,她感觉遇到了王子、国王的那一刻她也找到了真爱。

 

国王是国王也是普通人,一个普通的男人,在没有婚姻的生活中遇到了女人,自己又喜欢,所以不顾一切地爱沃利斯也不奇怪,但这样的爱能持续多久?当这样的爱与国王的位置,与自己的职责相矛盾的时候,一个国王,一个肩负着大英帝国重任的人却为了爱情,为了一个有夫之妇而放弃王权,这个让人不可思议,也着实不应当。

 

世界上的男人女人很多很多,我们很难说一个男人只适合一个女人,或一个女人只适合一个男人,我们也不能说一个人找到自己的爱人就会一辈子只喜欢这一个人。那么为什么多数人能做到这样呢?就是因为人们还有责任。

 

男人和女人走到一起靠爱情,靠感情,而维持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却要靠责任,靠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和管理,对自己的行为,感情,对自己的思想,意识的约束和管理。没有这些附加条件在婚姻中,一个婚姻要维持那么久自然是很难的。

 

试想一个国王为了自己的爱情而放弃对一国的责任,一个有着丈夫的女人为了自己的爱不惜让国王放弃王位,这样的人是不是都缺少责任心,缺乏大爱呢?换句话说,这样的国王称职吗?这样的女人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好女人呢?当然单从追求真爱,从感情,从爱情的角度出发,他们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因为男欢女爱是人的自然本性。

 

文学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我们在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即便故事说的是真实的,我们也要知道内容一定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有着作者编导的内容填充的成分在里面。怎样单纯地读这些作品,怎样单纯地去欣赏这些文艺作品,这是我们今天人们要把握的。

 

如果我们从一个剧的历史真实性来看一个剧,那么一定有遗憾,因为它不会那么属实,也不需要那么属实。如果我们单从个人情感和爱情观来看一个反映爱情故事的剧的话,我们会很容易被剧中的故事感动。但是如果我们把一个故事,把一段历史要揉入我们的剧中,要求这个故事跟史实相符,这一定会影响我们对剧的欣赏和理解的。

 

就国王和沃利斯的爱情故事来说,我们即便不去看当时的历史,不去把政治的内容搅合进去,我们也无法知道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他们的感情是不是一直那么好,他们是不是真的没有后悔走到一起,国王是不是真的没有后悔为了爱情,为了沃利斯放弃王位。沃利斯是不是会因为国王放弃了王位而感恩国王,会不会因为自己跟着流放了那么多年而后悔自己的选择,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能知道的是,他们的生活一定不像传说的那样像童话一样,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具有普通人的感情,也就有普通人的思维和行为。

 

我们可以把国王放弃王位,把沃利斯跟国王在海外流亡那么多年的故事看成是他们的真爱,为了真爱他们付出的太多了,所以让人感动。我们也可以为国王的执着而认为他是一个好男人,也可以为沃利斯追求真爱而原谅她毁掉了国王的政治前途。

 

回到正常人,普通人的观察角度,我们可以相信,在他们相爱的背后还有很多政治因素,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历史事实促成了他们的结合,使人们在放弃了,排除了那些因素而只选取了他们的感情因素作为蓝本,才有了今天这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才有了这么多人对这个故事的追捧和热衷,也才有了那么多人搬出来的历史史料。

 

从一个普通人的观点看《倾国之恋》,国王不应当也不会仅仅因为爱情就放弃王位的,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是国王,那么他也不是一个好国王,一个称职的国王。如果有一个女人就是为了喜欢上了另外一个男人,就不顾自己有家有丈夫而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甚至不惜牺牲爱人的政治前途,这样的女人也不能称之为好女人。

 

我一向反对婚姻生活不幸福还要死命地维持,不管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孩子或是为了任何别的原因,因为感情是我们自己最宝贵的,人生能真正享受爱,享受感情的日子不是很多,所以追求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权利。有个家,有个爱人但不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可以放弃,可以不再爱,但不能身在家中还找家。

 

一个男人,尤其有事业有大任的那男人更不能因为一时的爱,一时感情的需要而不顾大局,去追求自己的爱,去放弃自己的大任,尤其爱的人是没有资格被爱的。

 

当然感情这个怪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来的时候像洪水猛兽般地不可阻挡,走的时候也像海水退潮般地瞬间消失。这就是在没有约束的前提下的爱的危险性。也是那种为了爱不顾一切的人们一般都会有个悲剧的结局的原因。

 

我还是赞成就事儿论事的,不管史料怎样记载,不管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有多少背景,我们跟随着编导走过了国王和沃利斯的情感人生,我们得到了感动,有了那么多的感慨,这就是我们的收获。我想更多的人还会从中受到很多教育,能对自己今后的感情生活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看过一些对这部剧的评论文章,看得出来不少观众用心用情在看,而一些观众带着批判的眼光在看,用心用情看的观众观后感写的栩栩如生,动情动人,让人读着入戏入情,恨不能马上就要看一下这部片子,而带着批判眼光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写的观后感就具有要再一次告诉人们史实的意愿,他们要告诉我们的是,那个故事不是真的,国王不是一个好国王,沃利斯也不是一个好女人,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赞同了这样的观点,我们读者就会马上失去看这部电影的兴趣。

 

不论持有哪一种观点的观众,不论哪一类人写的观后感,我觉都值得我们尊重。作为读者,我们要取其精华,要理解作者的意图。赞扬、欣赏国王和沃利斯爱情故事的,我们不能说他们不顾史实,我们要看到他们内心是充满了感情的,他们渴望男女之间有这样的真爱存在。国王不顾大局,只顾自己的情感,批评沃利斯不顾爱人的政治生命,不能把持自己感情的行为的观点也值得肯定,因为人们希望国王能为国家负责,人们希望有过两次婚姻的沃利斯不要重复过去的故事。

 

任何观点,任何感受都是我们观众经过观看电影,通过自己的心领神会而发出的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领会。我们切不可用批评甚至批判的眼光去看那些就事论事的评论,去看那些好像只顾感情而不顾史实的观点,那样我们就失去了欣赏别人和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了。

 

我们要相信,有些人或许自己曾经经历过不幸的婚姻,有些人也许追求真爱无果,有些人可能被婚外情困扰着,也有些人是那种感情上的完美主义者。有着不同经历,不同生活遭遇或不同爱情观的人,对于《倾国之恋》这样一部片子的观后感不可能有一致的领悟,也不会有相同的评论。

 

评论不是结论,是为我们探讨问题提供的更多的,更广的一个思考空间。不论史实怎样,我们说《倾国之恋》这部片子都是值得一看的,因为他通过一个世人传颂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人间的真爱。

 

当人们想象着32年的婚姻对于国王和沃利斯来说既煎熬又温馨的场景,当人们为国王放弃了王位,有人敬佩,有人遗憾,有人愤怒,当沃利斯为爱情放弃了自己的婚姻,为追求真爱背了一生的骂名的时候,有人指责,有人同情,有人赞成有人痛心。

 

当人们在剧的结尾看到了沃利斯死后被葬在了国王身边的时候,都为此感到了欣慰,也为他们来生还能在一起,不用再被流放,被不允许回到自己的国家,再不用被人指责而感到安慰。

 

但如果看到那些史料所陈述和解密的史实,我们也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故事毕竟就是故事,它提供给我们的就是一个享受影视剧这门艺术的机会,如果从中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享受,如果通过这个故事我们领悟到了什么,那么也就是说这部作品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也达到了编导者们的目的了。

 

文学来源于生活,也永远高于生活。我们每个人还是要在现实中生活着,体会着和品评着自己的人生,艺术人生,情感人生… …

 

 

今天我看了《倾国之恋》这部电影,也看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站在自己普通人的角度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