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孤立性肺结节要紧吗?
(2010-12-23 02:14:54)
标签:
肺结节孤立性武警医院健康 |
分类: 健康生活 |
最近一个朋友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了肺上有一个孤立的肺结节,十分担心,上网一查还真不能不重视,所以把这个信息放到这里,就算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些医学知识吧。
孤立性肺结节指的是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据武警浙江总队医院胸心外科专家介绍,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逐渐增多,尤其是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的发展会使病人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一旦发现了孤立性肺结节该怎么办?武警医院专家称,首要的问题就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可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包括高分辨率螺旋CT、PET-CT、细针穿刺活检、手术或观察随访这五者之一或不同措施的组合。这五种方法各有优劣,高分辨率螺旋CT及PET-CT的敏感度高而特异性稍差,且两者均无法提供病理诊断。细针穿刺常常可以确定病理性质,但属于侵入性检查且有时因取材等原因无法获得确诊。手术是标准诊断方式也是早期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段,但如果患者所携为危害很小的良性结节则应该避免手术。随访观察无疑避免了非必要的手术,但可能延误恶性肿瘤的诊断,付出更大代价。
据介绍,孤立性肺结节的直径小于5mm时,恶性的可能性为0%~1%,5~10mm时恶性的可能性为6%~28%,大于20mm时则为64%~82%。磨砂玻璃样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为59%~73%。恶性概率在3%~68%的应进一步检查,恶性概率大于68%的,应行手术活检。在制定观察策略之前,可先将患者按有没有肺癌危险因素分为两组。肺癌危险因素指的是:有吸烟史;年龄超过60岁;有肺癌史或肺外其他癌病史。具有一个以上肺癌危险因素的肺小结节,小于4mm的每12个月随访一次,4~6mm的结节6个月随访一次, 6~8 mm的结节3个月随访一次,10mm以上每月复查。如结节大于10mm同时形态学可疑,应经胸壁细针抽吸活检或手术活检。
武警医院有关专家最后指出,在随访期间的动态观察中,以2年内结节没有长大作为判断良性病变的预测值仅为65%,并非十分可靠。如果囿于明确诊断而反复检查,踌躇不定,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应当综合患者的恶性高危因素、结节的大小、形态、动态变化等信息,给予倾向性的判断及进一步可行的诊断措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决定是否手术。
对于早期肺癌,小于10mm且无转移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病灶小于20mm且无转移者5年生存率可达91.6%。但即便是小于10mm的肺癌仍可有10%出现淋巴结转移。对大部分良性的孤立性肺结节,并非绝对无害,譬如结核瘤、霉菌团等,切除对于进一步治疗仍然有益。武警医院胸心外科拥有良好的手术技术保障和安全的麻醉技术,可做到小创伤、少痛苦。通过临床随访,临床恶性概率计算,结合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PET-CT扫描,已经为数百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恶性比例占74%。(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