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鸡蛋更有营养
(2010-02-15 00:19:24)
标签:
饮食保健鸡蛋蛋液愈者 |
分类: 健康生活 |
吃得太多小心中毒
不少人都以为,鸡蛋是营养佳品,多吃能多补强身。于是,大病初愈者和产妇吃鸡蛋被认为“多多益善”。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往往并不明显,甚至还会出现副作用,如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
这是因为,体虚的人、大病初愈的患者和产妇,由于肠胃消化机能退减,一方面大量吃鸡蛋就会增加消化机能的负担;一方面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在肠道中造成异常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毒害很大。
专家指出,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一般情况下,产妇及大病出愈者,每天吃2至3个鸡蛋就足够了。而健康的儿童和老人,每天应吃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煮食最营养
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吸收率而言,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至50%。因此,煮鸡蛋是最营养的吃法,但应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
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5至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如果过老,边缘会被烤焦,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常吃不会升高胆固醇
一些人认为常吃鸡蛋会导致人体胆固醇升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专家介绍,鸡蛋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细节提醒※
煎鸡蛋: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尤其是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得就更厉害。但火太小了也不行,煎的时间太长,水分丢失较多,鸡蛋发干、影响口感。因此,煎鸡蛋最好用中火。
蒸鸡蛋羹:鸡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适量的水之外,还决定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搅拌蛋液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并根据不同气温决定搅蛋的时间:气温在20度以下时,搅蛋的时间应长一些,约5分钟;气温在20度以上时,时间可适当短一些。
此外,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而如果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仅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口感一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