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是相互了解的基础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暇随笔 |
最近中国大陆的百姓可以到台湾去旅游了,从首发团到现在已经有几千人去了台湾,真是让人欢喜。
台湾在过去是大陆百姓们的向往,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唱了几十年,让大陆同胞象那些分离了几十年的人们一样日夜在盼着能早日跟台湾同胞团聚。这次大陆旅行团去台湾多数都是去看阿里山、日月潭,说明在大陆同胞的心目中那是台湾的标志和象征。我想旅行团的人们到了台湾,见到了几十年来盼望见到的阿里山、日月潭,他们一定非常非常激动。
我们其实不了解台湾,也不了解国民党,记得在连战刚刚来大陆访问的时候,我就想,国民党能是什么样子?因为多少年来,国民党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电影、电视剧里描绘的形象,他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应当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没有见过国民党,更不用说了解国民党了。通过这几年来国共两党的进一步交流,相互了解,大陆跟台湾的经贸往来,等等的一系列沟通,我们逐渐地相互有了了解,印象也就有所不同了。
就象前几天我在电视里也看到,当大陆首发团在台湾旅游时,当地有个学生看到了旅行团的人,马上拿出手机给他妈妈打电话说:“妈妈,我看到大陆首发团的人了耶,他们在那边休息... ...。”由此我们足以看得出,台湾同胞也不是很了解大陆,他们平时听说的大陆人的形象也一定不是他们现在见到的这样,不然就不用这样兴奋了。
这让我想起我十几年前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个台湾朋友来我家玩,我把我在国内带来的照片给她看,当她看到我家有电冰箱时,十分惊讶地问我:“这是你家吗?”我说:“是啊!”她脱口而出地说:“大陆也有电冰箱呀?”我当时也很奇怪,怎么在台湾人印象中我们家里连电冰箱都没有?尽管我跟她讲了很多我们大陆的实际情况,她还是半信半疑的。由于是朋友,我也没有再说什么,我想现在的台湾人该了解大陆多一些了吧,就象我们更了解台湾和国民党一样。
我觉得,还是我们的交流太少了,中国人的宣传能力很强,没有交流就靠自己从宣传里听来的了解对方一定是有偏差的,而这种偏差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今天我们开始了两岸的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交流,一切将随着交流加深、加速互相之间的了解,尽管很多东西很难甚者永远无法达成一致,不过交流带来的相互了解能使两岸的百姓有共同的企盼,希望和平共处,希望多多来往,希望进一步加深了解达到尽可能的理解和共识。
交流,是相互了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