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2015-06-19 00:25:42)
标签:

鼻子手术

美国

分类: 会议·活动

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和疾病都一些独特的经验。正因为这种独特经验的存在,医学不可能脱离博物学传统(Natural History,又译自然志),完全还原为实验生理学。药典(history of medicine)、病历(case history)等“志”(history)类研究传统,在医学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的独特身体经验之一是我的鼻子容易堵塞。记得小时候学校跑步,跑着跑着鼻子就堵住了,只能用嘴呼吸。长大后偶尔体检,医生都说我有鼻炎,问怎么办,答说鼻炎没有办法根治。近十多年,随着北京空气急剧恶化,每年冬天我都至少有一次严重感冒,每次差不多持续半个月,让人烦恼。我查资料,说感冒其实是鼻病毒造成的,而鼻病毒之所以能够猖獗,与鼻环境有关。如果两鼻不通,睡觉时就只能用嘴呼吸,北京冬天室内干燥的空气使口腔和上呼吸道干燥,从而容易给病毒以可乘之机。总而言之,感冒与鼻子不通有关。

有一阵子在网上看到有洗鼻器卖。我买了一台洁必康喷雾式电动洗鼻器,试了几次效果不错,我还推荐给我几位亲友使用。但我发现每次洗鼻,右鼻孔都能够直达口腔,让盐水从口腔里流出来,而左鼻孔则很少很难通达口腔。后来我又回忆起,我的鼻子不通通常是左鼻孔不通。2013年学校体检时,医生第一次告诉说我的鼻中隔弯曲,必须用手术矫正。对鼻子进行手术,我觉得用不着小题大作。

去年8月来MIT访学,按规定买了医疗保险。MIT为访问学者设置的保险属于中等档次,一家三口一季度1700美元,一年7千多刀,可以在MIT校医院看病。费用有点高。波士顿这里空气好,不容易生病。眼看这个并不便宜的医疗保险白买也不是个事儿,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身上的老毛病修理一下。我就想到治鼻子。

买了MIT的医疗保险,就可以加入它的医疗保障体制。首先,你可以上网为自己指定一个provider,也就是所谓的家庭医生。所有看病,无论大小病,第一步都要找家庭医生,小病她就给你处理了,大病再把你转到相应的专科医生。MIT校医院有两处,一处在剑桥本部,一处在莱克星敦林肯实验室。林肯实验室容易停车,我们就把家庭医生选在这里。事先打电话约好,512日上午11点去看鼻子。家庭医生预约比较容易,10号就可以约12号的。我因为是第一次进医院,见到医生之前,护士帮我作一些基本的体检,完善健康档案材料。然后是医生的助理来先替我做与鼻子有关的专门检查。医生最后出来做了简单的检查。毛病非常清楚:左鼻道狭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用药喷,以求改善,一种是做手术,彻底根治。我已经想好了,决定做手术。医生同意将我推荐到校医院的耳鼻喉科,同时给我开了一个喷雾药先用着。

美国的医院与药房是两家人,互不相干的,不像中国医院都靠卖药赚钱,医生拿药商的回扣。你可以指定任何一家你方便的药店作为你的常规取药点。医生开的药通过内部网络就进到那家药店,你去药店报出你的名字和生日就可以买药。我去取喷雾药时,1管喷雾器花了60多刀,很贵的。估计是新开发的药,保险覆盖的少,多数自己掏钱了。这么好的药先不急着用,这里空气好,鼻子(右边)又不堵,还是留着带回国时再应急吧。

518日如约去看耳鼻喉科专科医生Dr. Hillel。医生非常nice,让我坐在疗椅上,先朝鼻孔里喷了一点麻醉剂,然后用一个前头带灯的内窥管插进两个鼻孔里看了,然后告诉我们说,鼻中隔弯曲,而且左鼻孔里面鼻甲肥大,可以做一个切除手术,小手术很简单。医生还询问了一下我们买的保险,他核实后说,手术费用保险可以全部覆盖。这太好了。我本来还以为要付一部分比例的费用。决定手术后,约好62号再来做术前检查,615日在Mount Auburn Hospital做手术,618日回手术医院拆线,630日再到校医院耳鼻喉科复诊。医生本人在两家医院都有办公室,从MIT接收的病人,在Mount Auburn Hospital做手术。

5月底我收到一封发自Mount Auburn Hospital的信,信封里厚厚一叠材料,非常详细地告诉手术日程安排以及术前术后的各类注意事项。还要求在网上填写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建了一个病历。

615日按要求810分到达,先去注册,注册后到候诊处。一个护士把我和我太太领进1号术前准备室。每个小隔间一个病人,门口写着医生的名字(Hillel)和病人的名字(Wu,Guo)以及护士的名字(Theresa)。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先后有三个护士来服务,一个来交待换衣服,一个来测了血压,一个来扎针输液。我把自己的衣服全部脱掉穿上病号服,躺在床上,听凭护士上设备、测血压心电、扎针输液。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10点不到,Hillel医生终于出现了。他穿着一身手术服,简单问候了一下,告诉说1014分开始手术就走了。10点多,来了一位麻醉师讲了一下情况,后来又来了一位华人麻醉师,他讲中文。他说这个手术很小很简单,而且这个医生已经专门做这个手术30年了,所以选择他做这个手术是很明智的。这个医院虽然不大,但医生都是专业的,比麻省总医院那样的大医院还好些,那里的医生经常换来换去的。大约10点半,麻醉师把麻药推进了我的点滴管里,我几乎马上就丧失了知觉。

再次醒来的时候,人已经躺在了术后休息间,我看见墙上的钟表上的时间是1230分。我感觉鼻子完全填住,喉咙里非常干,我跟护士说能不能给我一杯水,她马上递我一杯加冰的水,喝完后,我又要了一杯。我问能不能让我太太过来,她说没有问题。果然马上,我太太就来了。她说,1215分医生就走出手术室告诉她手术顺利结束了。在术后休息间躺到2点多,感觉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回家了。太太去开车,一位护工则用轮椅推着我,把我送上车。从头到尾,从前台工作人员、护士、护工,到麻醉师、医生,统统都极其友好、善意、笑脸相迎。我没有给他们送红包,也没有担心不送红包会不会有手术风险。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医生交待,术后要吃一周的消炎药,他已经开出来去药店拿就行。另外,如果疼痛难忍,可以再买一点止痛药。回家之后,鼻子部分的确是有点痛,但我比较能够耐疼痛,不觉得不能忍受,因此止痛药就不用买了。太太去药店取药,药店说处方没有传过来。赶紧给医生办公室打电话联系,很快对方就把处方补过来了。一周的消炎药只花了3刀。这是本次手术唯一花的医药费。

鼻子里塞满了不知是什么东西,估计有固定鼻中隔的材料,以及止血消炎的东西。鼻子一边通外边,一边通咽喉。吃东西、喝水做吞咽动作时,都会在鼻腔中形成一个负压,索扯鼻腔中的填充物,因此就有点痛和不舒服。呼吸只能靠嘴巴,咽喉中很干燥,加上鼻腔中有一些分泌物流到咽喉里,更是不舒服。头一天晚上睡得很不好,几个小时就醒一次。第二天,情况逐步好一些。还有几次想打喷嚏。术后须知中说,不能打喷嚏,实在要打,必须张大嘴。我估计是,闭嘴打喷嚏容易把鼻中的填充物打出来。第二天晚上睡得很好。第三天,想打喷嚏的时候更多,估计是鼻子已经好了,恢复了敏感和应激能力。但都通过张大嘴,化解了。这两天主要的问题是鼻子不通,讲话和吃东西时不自在。第三天下午,在清嗓子的时候,鼻腔里有一个东西掉到喉头了,吐出来一个蓝色的拇指状的条形物。似乎是鼻子左侧手术一侧的东西,因为感觉那边有点空。

618日,第三天,上午845如约来到手术医院的办公楼,Hillel医生在这里有自己的办公室。见面后他照例笑容可掬的问候一番,然后动手把鼻子里的填充物一一取出,填充物取出后,又用一个电动吸管把鼻子里面的污物吸干净。填充物取出后,我就感觉舒服很多,两个鼻孔都可以通气了。打扫干净之后,他仔细看了看鼻子里面,说恢复得不错。要求把一周的消炎药吃完,然后可以等一个月后再来看他。原定的本月30号去看他,他建议取消,因为时间离得太近了,不利于观察长远效果。结束时,我建议我们两人合影留念,他愉快地答应了。我感谢他给了我一个新的生活。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在美国做鼻子手术

手术以及术后处理就这样结束了。现在两个鼻孔都能够通气了,偶尔还有一些血渗出来。估计这个过程还要持续几天。医生说,我自己用水清洗一下鼻子就可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