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召开
标签:
北大科学史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
分类: 会议·活动 |
2010年7月9日,北京大学发文(校发[2010]101号)批准成立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挂靠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11月19日,校科研部发文任命我为该中心主任。2011年1月11日,北大科史哲中心成立大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第8会议室召开。
出席会议的来宾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主任江晓原教授、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现代逻辑与科技哲学研究所所长刘晓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副研究员。
出席会议的学校部门领导有北大社科部部长李强(校长助理)、科研部部长周辉、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岱、社科部常务副部长萧群、医学部医学教育处处长王维民、哲学系主任王博。兼职教授有昌增益(生命科学学院)、陈尔强(化学学院)、陈明(外语学院)、高毅(历史系)、黄建滨(化学学院)、马伯强(物理学院)、饶毅(生命科学学院)、唐晓峰(城市与环境学院)、王长平(数学学院)、王晓钢(物理学院)。加上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和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的部分老师,共40人与会。科史哲中心副主任张大庆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一开始由我对中心的筹建过程和未来计划做汇报。我说,创建中心的宗旨不外三条,一是建立一个文科理科教师学生交流的学术平台,二是开展北大理科史研究,三是推动北大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科建设。这三条宗旨互有关联,相辅相成。开展北大理科史研究是为了改变北大在普通人特别是媒体人眼中的文科大学形象,这一点对于北大的招生宣传有利。通过理科史研究促进北大文科师生与理科师生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在文理科充分了解和合作的大背景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样的文理交叉和文理混成学科就容易有大的发展局面。
接着,北大前任校长、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为兼职教授颁发聘书,然后发表讲话。许校长特别讲到现代科学的发展在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他看来是做科学的味道变了,不再那么enjoyable。过去的科学家做科学抱着一颗童心,为探寻自然的奥秘,有滋有味的做,取得任何一点成就,都欢欣鼓舞;现在的科学家似乎更多地在申请课题、完成课题,再申请课题、再完成课题这样程式化的活动中打圈,不再享受科研过程。他觉得,这个改变值得科学史家来研究;值得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一起来改变。兼职教授代表饶毅(生命科学院院长)和高毅(历史系主任)分别发言,对本中心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北大的科学人文事业做更多的事情。
校内各部门领导周辉、萧群、高岱、王维民、王博分别发言,对本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对中心的未来发展表示支持。科学史所张柏春所长回顾了科学技术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希望北大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上海交大科学史主任江晓原教授多年来希望北大也建立一个科学史系,以为全国起示范作用,他祝愿虚体性质的科学史中心早日变成实体性质的科学史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