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城达尔文会议(补)
标签:
亚历山大城科学史家达尔文会议杂谈 |
分类: 会议·活动 |
亚历山大图书馆由三部分构成,左为主图书馆,右为服务楼(本次会议的主要会场都在这里),中间的圆球形建筑是天文馆。
图书馆隔着马路就是地中海
从11月15日开始,大会除主会场继续举行青年学者大会外,分5个小组进行分组学术报告。15号下午3A会场是科学史家专场,由阿联酋沙拉美利坚大学的Nidhal Guessoum教授主持(左二),加拿大约克大学的Bernard Lightman(左一)讲“达尔文与进化的普及家们”,英国贝尔发斯特王后大学的Peter Bowler(左三)讲“宗教对达尔文主义的不同回应”,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Ronald Numbers(左四)讲“美国的反进化论:从创世科学到智慧设计”。
紧接着3A之后的4E会场,仍然是科学史家们的聚会。杨海燕博士在这个时段做了题为“遭遇达尔文与创造达尔文主义:中国案例”的报告。
4E会场由Ronald Numbers(右一)主持,除杨海燕的发言外,英国剑桥大学的James Secord教授(左二)讲了“达尔文主义与全球新闻流通”,Lightman(左三)和Bowler(左一)临时被邀做评述性发言。
James
Peter Bowler是著名的进化论科学史家,他的著作《进化思想史》已经译成中文。
晚宴上,杨海燕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的Garland Allen教授交谈,他的《20世纪的生命科学》有中译本。
11月16日上午,我在5B分会场做了“达尔文与中国现代线性时间观的兴起”的报告。James Secord(右)是会场主席。
回答代表们的提问
16号下午,会议结束前,四位中国代表在会标前合影,左起:俞铮(新华社)、博主、李海鹏(中科院)、杨海燕(北京大学医学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