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念达尔文会议

标签:
纪念达尔文物种起源上海师范大学杂谈 |
分类: 会议·活动 |
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了“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暨《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受邀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达尔文与中国现代线性时间观的兴起”的主题报告。
会议开幕式,上海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中)主持,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右二)致开幕辞,左一张志林(复旦大学)、左二博主、右一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
博主发言
高瑞泉教授发言
王一方(左)
会场全景
藏族《物种起源》译审者向本次会议的组织者陈蓉霞教授(上海师大)敬献哈达,祝愿陈蓉霞教授早日恢复健康!
会议代表(左起):王洪波(中华读书报)、陈晓平(华南师范大学)、李建会(北京师范大学)、柯遵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晓江(上海社会科学院)
郝刘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发言
杨海燕(北京大学医学部)发言介绍剑桥大学纪念达尔文的情况
1号(周日)晚开完会我即乘动车回到北京,因为周一上午就有课。北京-上海的线路本来有Z字头列车,软卧下铺400多块,现在Z字头全部取消,改为D字头,价钱改为730块。实际上,还是4人一间,设置新一些,但没有实质性改变,上铺的空间更小,花730块很不值得。去的时候,北京气温还好,回来时已经是大雪过后。我由北京站坐地铁到达北京大学东门站,步行穿过校园直接前往承泽园教室上课。空气凉嗖嗖的,地面上有很厚的积雪。秋叶被狂风掠过后落了一地。这是北大东门内办公楼前华表近旁一株银杏树的落叶情况。
承泽园东所里本来是柳树成荫、华盖遮天,由于狂风吹折了若干树干,学校园林工人干脆将吹坏的大树锯掉。锯掉了大树的承泽园就是眼前这付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