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非正规科学》
(2009-07-12 09:55:13)
标签:
非正规科学博物学法兰西学术列维-斯特劳斯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这是一本小书。三联书店的“科学人文丛书”选译了法国文化电台的记者舍普采编的两本采访录,一本是《技术帝国》,探讨现代高技术的哲学和文化含义,一本是《非正规科学——从大众化知识到人种科学》。前者早就读过,后者在最近的几次旅途中读完。
像大多数法语中译学术著作一样,译者似乎都只学过法语而未学过相关的学科,人名和专业术语的翻译稀奇古怪屡见不鲜。比如这本书里,把“林奈”愣是译成“利内”,“普林尼”译成“普利纳”,“布丰”译成“比丰”。这个书名也有问题,本来应该译成“野性的科学——从大众知识到原始科学”,这个名称对应的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名作《野性的思维》,翻成“非正规”就显得太老外了。
怀特海有句话总是让我时忆时新、蕴意无穷:“人类需要邻人具有足够的相似之处以便互相理解,具有足够的相异之处以便引起注意,具有足够的伟大之处以便引起羡慕。”英美学术着眼于收敛求同、论理逻辑,而法兰西学术似乎很注意发散求异,因而有发达的人类学、考古学传统,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似乎都是在寻找“他异性”,确立“遥远的目光”。就此而言,关注法国学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学术视野。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原始科学有诸多启发意义,第一部分“博物学”(谢天谢地,没有译成“自然史”)尤其有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