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生态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大计。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但有关调查却显示,我国公众和学界的环境意识均非常欠缺。我们深感,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是我们走向新世纪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文化工程,中国的绿色事业任重而道远。
在世界环境运动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体悟、对美丽荒野的细致描绘、对家园毁损和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历史性反思,感动过成百上千万的读者,激励他(她)们自觉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它们中的许多著作,一出版就引起了公众巨大的震动,成为人人争读的畅销书,有些甚至被誉为“绿色圣经”。
正是这些书籍的广泛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改变着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成了一系列国际性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的酝酿成立及国际性环境保护运动的风起云涌,也在一定意义上延缓了某些环境劫难的发生时间……
然而在我国,这些著作有的还没有被翻译过来;有的虽然有中文本出版,但无声无息、影响很小;有的虽然译过来之后有很大的影响,但并未给读者展开一个绿色的视野。《绿色经典文库》郑重征购版权,将这些久负盛名的国外经典读本系统地介绍给我国读者。
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运动在中国尽管历时不长,但也涌现了不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绿色经典文库》精选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以记录绿色精神在中国的成长历程。
我们希望,这些绿色读本的系统出版能够形成一股绿色冲击力,增进和深化全民的环境意识;我们也希望,《绿色经典文库》能够成为一个绿色思想库,使中国的学界在消化吸收绿色观念方面有第一手的基本文献可以依靠。诚望各界有识之士对选题和译本提出批评和建议,帮助我们出好这套文库,共同为中国的绿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绿色经典文库》,吴国盛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2000年1月,共出书16种:
1、
梭罗:《瓦尔登湖》(1854),徐迟译,1997年12月出版
2、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1949),侯文蕙译,1997年12月出版
3、
卡逊:《寂静的春天》(1962),李长生、吕瑞兰译,1997年12月出版
4、
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1971),侯文蕙译,1997年12月出版
5、
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1972),李宝恒译,1997年12月出版
6、
沃德等:《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1972),曲格平、李金昌等译,1997年12月出版
7、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王之佳、柯丁良等译,1997年12月出版
8、
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1992),马宝建译,1997年12月出版
9、
马寅初:《新人口论》,1997年12月出版
10、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中国环境保护的探索》,1997年12月出版
11、徐刚:《伐木者,醒来!》,1997年12月出版
12、缪尔:《我们的国家公园》(1902),郭铭京译,1999年4月出版
13、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与科学革命》(1980),吴国盛等译,1999年4月出版
14、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1986),刘耳、叶平等译,2000年1月出版
15、万以诚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2000年1月出版
16、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2000年1月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