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表面的地形》说课稿

(2012-12-12 10:23:37)
标签:

谷歌地球

有哪些

学习方法

教师

教学

教育

分类: 原创天地

《地球表面的地形》说课稿

 新农九年制兴农小学:刘孝群

一、说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起始课。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五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学会观看地形图,并根据不同的方法分析判断某个地方属于什么地形。从单元中看本课,本课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山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沙漠、海洋等的地形。

3、亲自动手,小组合作,利用沙盘制作地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三、说教学重点: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四、说教学难点:

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视频引领”、“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动手合作”等。在教学开始,首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段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六、说学习方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探究学习——运用解决”的方法。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下完成任务,使学生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七、说设计思路与教学流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还记得孙悟空和猪八戒他们过火焰山的情景吗?下面我请大家看电视剧《西游记》好吗?那我有个要求:大家在看的时候,请你们注意观察 火焰山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然后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片段。

因时间的关系,我们先看到这里。现在,谁能说一说火焰山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都有什么特点?

前几年,我在外出探亲的时侯 也去过火焰山,请大家看一看我在那里拍摄的照片。利用大屏幕展示照片,那里没有树也没有草,从来都不下雨和雪。都是光秃秃的山峰,湿度很小,温度很高,风速很大,土壤偏红色,就像砖厂烧砖掉的砖沫一样,摸上去有些烫手。

2、学生交流、展示。

同学们,你们谁到外地旅游过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讲你旅游的地方有哪些地形地貌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能不 能像老师刚才那样,也把你外出旅游的照片 拿给大家看一看呢?这时学生回答,然后展示照片。

3、教师讲解、视频浏览。

好了,刚才呀,大家分别说出了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貌及其特点。可是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因总总原因,还没有机会出去看一看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和大山大川。现在我来教你们一个方法,如今的科技非常发达,家家都有了电脑,我们可以坐在家里 游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下面是我用谷歌地球录制的一段视频,请大家看一看地球表面的一些地形。随即播放视频“谷歌地球”。

好了,因时间关系,我们先看到这里,下面谁来说一说 你在这段视频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看来 同学们看得都很认真,看出了很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那么谁能分别说说,不同的地形地貌各有什么特点吗?指名回答。

(二)、学习新知。

1、谈话交流、初步了解五种典型的地形。

大家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究的“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刚才同学们说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形,那么,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展示五种典型的地形。

通过刚才的展示,我们对五种典型的地形地貌,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你知道 这些地形地貌在地球上是怎样分布的吗?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很便捷的去观察和了解呢?学生回答。对了,我们可以利用地球仪和地图来观察和了解。有了地球仪和地形图,我们就能很方便的了解地形和地貌的分布了。这时出示地球仪,同时课件出示世界地形图。看,这就是地球仪,上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大家再看,这是世界地图,也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形的。这是我们中国地图。大家再看一看 这也是中国地图,它和上一张地图有什么不同?

2、观察地形图、了解家乡的地形特点。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吉林省)是什么地形,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吗?

好,今天那,老师给同学们 带来了这样一个学具。同学们看 这是什么呢?这和我们刚才看到的第二张地图是一样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现在我就把这张地形图分发给各小组,大家想不想要?好,在同学们拿到这样一张地形图之前,老师要对大家有一个交代,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张观察记录表,每个小组都有一张,各小组结合同学们上面讲到的这些地形分别观察一下,合作完成这张记录表,好不好?不过有一点时间限制,听到老师的掌声以后,请小组长把地形图送回到老师这里来,明白了吗?点击课件,大家看,在地图中闪动的地方 就是我们吉林省的位置。好了,下面开始活动。

4、小组学生代表汇报。

好了,完成的小组可以把地形图交给老师了,看起来每个小组表现得都很好。现在,那位同学能够结合记录表来描述一下你们的发现?

5、小结、统计地形。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都知道了哪些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其实,除了这五种典型的地形之外,应该还有更多的地形,想不想一起看一看?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看一看 这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色?出示课件。

(三)、动手制作、开发想象力。

这些不同的地形所形成的独特的风景,大家觉得美不美呀?诶,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出去游一下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大家说好不好?

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亲手做一做地形呢?好,现在我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这里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同学们看,这是沙盘,每一个小组我都给准备了一个,不过在动手之前,我们一定要想好你们要做什么地形,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现在我给各小组一点时间,研究一下你们小组打算做什么地形?尽量不要重复。说完后开始活动,活动完展示。

(四)、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知识:

1.教师启发。

关于地球的表面,你们还知道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启发,比如地球刚形成时,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还在长高吗,等等。

2.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不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地形?在上课之前老师为同学们 找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出示课件,到底什么是地形呢?哦,它说啊,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那什么又是地貌呢?出示地貌,那什么又是地物呢?出示地物。

请大家想一想,在以上咱们看到的地球表面的这些地形,它们以后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如果会,那么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使它发生变化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再探究这个问题。

(五)、课外作业:

下面我给大家布置两个作业。

1.收集不同地貌的照片和相关资料。

2.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 形成的地形地貌资料。

(六)、知识巩固:

最后,我们再来听一听 科学家对地形地貌是怎样归纳的。播放视频解说好!你们准备好了吗?希望大家都能如愿以偿。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八、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理念:

 1、注重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他们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2、注重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他们充满个性的学习成果。

3、让整合在课外加以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4、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