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
新农九年制兴农小学:陈海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是一片圣洁的土壤,在师德师风的创建活动中,我始终明确应当走在最前列。我校利用各种会议、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和师德精神。使我明确二十一世纪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历史使命。懂得什么样的教师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我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三十二年来一直都担任班主任的工作,虽然不曾取得什么丰功伟绩,但工作中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为学生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多年的工作中我不断地探究和摸索。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我认为教师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学生。
案例一:“我每次上完课发现讲台上有垃圾,我就悄悄地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学生发现后,也就纷纷模仿,下课后主动把自己的座位旁的垃圾捡干净。老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使我看到,老师的人格魅力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力量。因此我必须时刻自律,用健康向上的心灵去净化育人的环境,用认真模范的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灵。除此之外,做学生的好朋友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最好途径。
案例二: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很勤奋,拿着大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每天,当我们扫完操场,带着一些微汗,面色红润走进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二、给足面子、沉默是金。
案例:记得我送走的上一个班有名学生叫张顺,他是一名很令我头疼的学生:作业不做,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恐吓,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很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是个好学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因此,我认为: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
三、争做良师、充当益友。
做老师的都愿意做学生的好朋友,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最好能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当然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学生既觉得你亲近又不会敬而远之,上课或面对整个集体时,更应该强调的应该是一个教师的身份,而在与学生个人相处不妨放轻松点儿,该说的时候说,该笑的时候笑,这样,在不经意的说说笑笑中,学生就会慢慢地把你当成一个可以亲近,可以依赖的良师益友。
案例一:我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和他们唠家常,有时跟他们一起做游戏等。时间长了他们自然就会把你当成好朋友。
案例二:我班有这么一位同学,他思想散漫,顽皮而偏执,学习不用心。他在课堂上与同学嬉闹,经常讲一些与课堂内容不相干的话题,老师提醒他,他往往只能片刻安静,有时甚至顶撞老师。老师拿他没办法,同学讨厌他,老师批评,他并不虚心接受还替自己百般辩解,成绩总是上不去。老师找他谈话,一旦沟通不好,反而变本加厉。开始我并不适应这学生的调皮、淘气,在课堂上对他大吼,还当众批评他。通读了师德手册,我认识到这种简单、粗暴的态度造成的后果并不会使调皮的学生就此变好,反而导致了很多不良的反应。比如学生们对自己的感性评价,比如调皮的学生从此被别人取笑。从此我就宽容地对待他,哪怕是他行为严重冒犯了我,我也会宽容他,忘记他的过错,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用一个宽广的胸襟去宽容他,教育好他。后来这位学生成为了班级的优等生。
总之,教育的路是漫长的,我将在这漫漫长路中,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我的爱心、真心、耐心、信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去滋润祖国的每一颗幼苗,做一名称职、优秀的教师。
2012年4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